辛正兒 - 的士車隊出閘脫腳配對時間決定成敗 | 社論

  早前政府為優化的士服務,引入車隊制度,希望以專業化管理,為的士業界帶來新氣象。可是首支車隊落地營運後,仍有技術問題未解決,顧客難以網約叫車,只能靠傳統線下客服手動配對。儘管凡新事物總有改善空間,但是次影響不容看輕,輕則會令試用的乘客回流到其他網約平台,重則更會影響車隊制度的成敗,政府和營運商必須積極協調和跟進。

  即使解決到APP的技術問題,更關鍵是車隊的競爭力。本港目前有約18000多部的士在路面行駛,未來5支車隊悉數落地後,共會帶來3500部的士,約佔市場數目僅2成,未必能夠與現行的網約平台在配對時間上一較長短。若然5支車隊,分設5個APP就更難有作為。畢竟搭的士都是趕時間的人,不會在同一個平台叫車時屢敗屢試。

  當然,對比車隊制度的的士環境寬敞,又能支援多種電子支援和司機監察系統,大大提升乘客的用戶體驗,慢慢改善的士業界風評欠佳的情況。不過要讓車隊制度完成政策目標,首要還是要在方便程度上滿足到乘客的基本期望,即是在極短時間內成功配對的士。所以,政府亦有需要鼓勵各大車隊集腋成裘,互助協調,增加司機數目,才能與現行的網約平台一較長短。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