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長者孤立持續升 守望鄰里靠關愛 | 社論

  近日中大醫學院的調查發現,過去8年65歲以上的長者,社交孤立比率持續上升,由2017至18年的41.2%,升至去年的45.1%。即使現在疫情已過,社交復常,人際關係的區隔卻有所擴大。調查推論除了疫情改變長者的生活習慣,移民潮和社區重建亦是因素之一。然而,疫情前本港長者社交孤立的比率已高於全球平均值,值得當局和公眾注視和介入。

  社交孤立原指一個人與他人缺乏接觸,而產生孤獨感。但這種狀態除了會產生抑鬱和焦慮等心理壓力,同時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有研究發現社交孤立的人有較高中風和心臟病風險,而且晚年更易患上情緒病,以及醞釀自殺傾向。因此社交孤立不單是人際關係有空間上區隔,其實更關乎無形的支持、分享與關懷。

  原有的人際紐帶因各種原因消失,就需要建立新關係去補足。化解社交孤立並非複雜之事,如同參與調查的婆婆也說,有人探訪聊天已感開心。所以民政署設立「關愛隊」和舉辦各種活動正好有個渠道,機動地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紓緩社交孤立的現象。不論是量血壓剪頭髮,或是上門修理水箱和扶手,最重要是長者從中恢復與社會的聯繫,讓鄰里之間互相守望,故有需要加大宣傳關愛長者的社會氛圍。

辛正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