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戲場 - 《隔壁的房間》 陪伴傾聽勝語言 | 頭條戲場

大吉利是!我終於明白乜嘢叫「死唔可怕」同埋「要死行遠啲」,西班牙名導艾慕杜華(Pedro Almodóvar)新作《隔壁的房間》(The Room Next Door)把「死亡」描繪得如此詩情畫意,只此一家。(2月6日上映)

撰文︰華朗

成日都話好嘅小說就係好嘅電影劇本,《隔壁的房間》改編自美國作家Sigrid Nunez的熱賣小說《What Are You Going Through》。該電影由茱莉安摩亞(Julianne Moore)、蒂達史雲頓(Tilda Swinton)主演;導演艾慕杜華年屆75,作品偏鋒地探討生死、關係等話題。

找山旮旯地方安樂死

  俗語說「要死行遠啲」,即是叫你唔好搞着別人,影響到人哋,偏偏這個故事就是「要別人難做」︰劇情講述茱莉安摩亞、蒂達史雲頓多年未見,因為後者罹患末期癌症而久別重逢,她決定租個山旮旯地方安樂死。蒂達史雲頓的角色是幸福的,仍能選擇,選擇有尊嚴地離開,在郊區鳥語花香租間別墅,不受藥物折磨,自覺限期到了就服藥了斷;而身處「隔壁房間」的茱莉安摩亞見證老友生命的最後時光,日對夜對,真真正正的接近死亡。兩人在這段旅程中審視關係,陪伴勝過語言,對生命、死亡有了深刻體悟。導演強調友誼、陪伴的重要性,他表示:「這是人生中珍貴課題,陪伴他人不一定用說話,更理想的方式是傾聽。」

  至於點解話「死唔可怕」?電影借助兩女面對「存在焦慮」,無端的恐懼,呈現人們面對死亡時的恐懼與迷失、困惱,強調生命的孤寂與不堪一擊,同時通過鮮明的視覺美學,多彩的室內設計,反映角色內心世界的轉變,詩情畫意,深思熟慮地表達對人權的關懷。最後要提到,蒂達史雲頓一人分飾兩角,演阿媽又扮阿女,個故仔講佢十幾歲生女,女兒出場那一幕,我以為AI,原來是特技化妝,化後生少少,不像《這裡是吾家》(Here)湯漢斯(Tom Hanks)演角色一生,要運用AI技術輔助。

頭條戲場
 

在她們眼中,安樂死不是禁忌話題。
在她們眼中,安樂死不是禁忌話題。

 

電影誠實又成熟地說明人權是自我選擇的權利。
電影誠實又成熟地說明人權是自我選擇的權利。

 

電影展現陪伴傾聽的重要性。
電影展現陪伴傾聽的重要性。

 

左起:茱莉安摩亞、艾慕杜華、蒂達史雲頓。
左起:茱莉安摩亞、艾慕杜華、蒂達史雲頓。

 

戲中她是作家,老友的「死亡倒數」成為小說材料。
戲中她是作家,老友的「死亡倒數」成為小說材料。

 

故事中她是前戰地記者,儲落一筆錢,死都死得爽啲。
故事中她是前戰地記者,儲落一筆錢,死都死得爽啲。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