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匡離世】人間無倪匡 心中有倪匡
據《倪匡新編》所述,倪匡四十歲生日時曾自撰對聯:「年逾不惑,不文不武,不知算甚麼;時已無多,無欲無求,無非是這樣。」後來因為倪太不喜歡「時已無多」,認為不吉利,金庸便幫其改成:「不饑不寒,老而不死,不亦快哉。」當然出於一番善意,但其實即使不饑不寒 ,老而不死都未必快哉,像倪匡的口頭禪:「配額用盡了」就是用盡了,不能強求。回顧倪匡一生,從1957年投稿到2005年封筆的近四十個年頭,他創作了多少精采刺激的故事,筆下人物個個神采飛揚,無論是文壇還是影壇都寫滿傳奇,還有身旁好友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只要一生活得精采,不留遺憾,又何需貪生戀世?
跟文字第一次發生關係
我人生讀的第一本小說,是衛斯理的《沉船》。就如很多70-80後一樣,在小學或初中時期第一本接觸的小說,通常都是從爸爸媽媽的書架上順手拈來。而在香港,每一位爸媽的書架總離不開三位作家:金庸、亦舒、倪匡。金庸的武俠小說,掀開第一頁章回目錄已是文言對聯,對小學生初中生來說文字太深門檻太高;亦舒是情情搭搭男歡女愛,又未到那個談戀愛的年紀(但相信也吸引不少少女讀者);倪匡的《衛斯理》小說便成為了最易入口的階梯(原振俠因有男女纏綿內容當年母親不准看),當中題材科幻玄妙(他稱自己寫的都不是科幻小說,因為沒有科學根據,只是幻想小說),內容奇情刺激,從《鑽石花》、《奇門》、《天書》、《大廈》、《頭髮》、《玩具》、《沉船》、《支離人》等,讓人忍不住一本接一本讀下去,為我這一代開啟了小說大門,培養出閱讀習慣,對追看故事有一份熱忱,甚至跟文字建立出一份深厚親切的關係。
《獨臂刀》開創新武俠先河
倪匡不止在文壇貢獻良多,他在影壇一樣影響力驚人,不管是自己撰寫劇本還是改編其小說的電影,產量和質量都不比他的小說系列遜色,他的作品成為香港電影史上其中一塊不可撼動的重要基石。而要說倪匡電影,一定從1967年的《獨臂刀》開始。大家提起《獨臂刀》第一時間會想起張徹如何打開新武俠電影先河,又或王羽演的方剛如何英雄蓋世,鮮有人提及此片的編劇正是倪匡。據蔡瀾在書中提及,從香港峨嵋影片公司拍攝《射鵰英雄傳》開始,不少電影公司陸續改編金庸小說電影取得優異票房,邵逸夫當然也想摻一把,同場開會的倪匡聽罷卻哈哈大笑,說金庸小說無論篇幅跟武術招式呈現的都難以改編成電影,邵逸夫問他怎麼辦,結果倪匡決定自己來寫。他拿了《神鵰俠侶》中楊過斷手的形象寫成故事,將楊過被郭芙斷臂改成方剛被師父獨女齊佩(潘迎紫飾)在羞憤下斷其臂,然後再用親父的斷刀習成獨臂刀法「俠斬」。不過倪匡後期在訪問中稱,他原來寫的《獨臂刀》劇本被張徹大幅修改,到底當中還剩下多少是倪匡構想,便只有他倆才知曉。
13年寫下300多部前衛劇本
《獨臂刀》成為倪匡創作的第一份電影改編劇本,票房過百萬(60年代文員月薪約100元),亦開創新武俠電影的先河。之後的13年,倪匡共寫過300多部劇本,當中涉獵題材廣泛,包括華人歷史上第一部超人特攝電影《中國超人》、香港科幻怪獸電影《猩猩王》;劉家良執導、劉家輝主演的《少林三十六房》及《少林搭棚大師》(後來劉家輝成為荷里活影迷的功夫大師,周星馳《食神》中的少林十八銅人相信也是取材於此);由甘國亮主演,集SM、人獸交、色情與暴力於一身的《蛇殺手》;邪典電影中的經典《五毒》、《降頭》;李小龍最經典的兩齣功夫片《精武門》跟《唐山大兄》,還有《十三太保》、《刺馬》、《洪拳小子》、《天涯明月刀》、《洪熙官》、《爛頭何》、《五郎八卦棍》等,齣齣都是經典,全都出自倪匡手筆。另外改編他小說的電影則有被倪匡盛讚「就算光頭都一樣咁靚」的林青霞主演的《六指琴魔》。當年的社會氣氛相對今日開放,倪匡的劇本每每挑戰電影尺度底線,所以才有這一系列題材光怪陸離、鏡頭五光十色的前衛經典。
許冠傑高山症不再精靈
倪匡除了撰寫劇本,他撰寫的小說也屢屢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單是《衛斯理》系列便被改編了很多次,最為人熟悉的有1987年由泰迪羅賓執導、許冠傑演衛斯理的《衛斯理傳奇》。此片異國色彩濃厚,由倪匡親自根據《天外金球》小說改編,因此充滿濃濃原著色彩,有武鬥有奇情有科幻,小說中的角色白老大、白奇偉也有登場,演白素的王祖賢當然艷壓全場,不過跟原著白素冷靜溫文的設定有點落差。更可惜的是因此片前往尼泊爾拍攝,阿Sam因不適應天氣而患上高山症,最終要休養大半年,之後他再演出時,不少鏡頭都見到他神情恍惚出現疲態,失去昔日精靈鬼馬的飛揚神采。不得不提此片主題曲《宇宙無限》,由一段非常長的intro開始,然後響起阿Sam唱出林振強的歌詞:「星空可有一對手~承擔起這沒邊緣宇宙和運轉地球~」向星空質問世界第一因,甚有倪匡科幻宇宙觀的韻味。
原振俠衛斯理攜手血殺恐怖怪物
第二齣是1986年的《原振俠與衛斯理》,其概念就像是如今Marvel《Avengers》兩大超級英雄聯手,在當年甚有Gimmick。不過看畢電影你會發現有一點掛羊頭賣狗肉的感覺,因為主角其實只有原振俠,衛斯理只在中段和結尾客串出場,不過當年大家都很想欣賞到周潤發演衛斯理(最紅演員搭最紅小說角色)。同時錢小豪也是當時得令的小生,由他演風流倜儻的原振俠最適合不過。原著改編自小說《血咒》,戲中圍繞南洋巫蠱之術,當中出現很多不同的降頭,如小鬼降、鬼面降、黑心降、血咒,不少中降者都腸穿肚爛,場面駭人;錢小豪中血咒身體瘋狂爆血甚為恐怖,更出現會咬人的骷髏怪物,讓人膽顫心驚;最後一幕由血淋淋鬼仔(白素養的……)大戰異形怪物(真的有幾分似異形)更看得人觸目驚心。惟此片倪匡並無參與劇本,而是由阮繼志及王晶改編,算是還原倪匡小說世界中的恐怖血殺元素。
錢嘉樂李子雄的另類衛斯理
其他電影方面,錢嘉樂跟李子雄也分別在《衛斯理之霸王卸甲》及《老貓》飾演過衛斯理。《霸王卸甲》改編自小說《風水》及《手套》,倪匡有份參與改編,由徐小明監製及導演,他自己更飾演衛斯理好友陳長青;《老貓》中李子雄的形象個人認為跟小說衛斯理形象最為相似,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電影找來日本大師樋口真嗣擔任特殊技術監督,樋口真嗣正是從《哥斯拉》、《日本沉沒》到近年跟庵野秀明合作《真.哥斯拉》、《新.超人力霸王》的日本特攝電影第一人。因此《老貓》的特技效果非常卓越,尤其書中寫得像武俠小說的貓狗大戰一幕,電影拍得精采絕倫,還有那隻栩栩如生的外星生物,即使跟當年《怪形》一類荷里活電影相比也絕不遜色。
羅嘉良余文樂成失敗衛斯理
TVB電視劇則有2003年的《衛斯理》,由羅嘉良演衛斯理,蒙嘉慧演白素,此劇雖然也是改編原著,但重點放在推理查案戲份,衛斯理變了偵探,並將時間軸和地點搬到民初上海,在虛幻玄奇方面比較失色,也沒有太多眩目的特技效果,沒有怪力亂神很不「衛斯理」。近年王晶相中中國市場喜歡倪匡小說,因此頻頻改編其作品,包括電影《藍血人》及電視劇《冒險王衛斯理》,分別找來劉德華及余文樂演衛斯理,不過因為電腦特技太過兒戲,而且情節支離破碎,氣氛營造強差人意,令觀眾難以投入,不被衛斯理Fans所接受。
《原振俠》黎明亂入良辰美景
衛斯理以外的另一經典《原振俠》,則於1993年由TVB改編成電視劇,由黎明飾演原振俠。因為原著中原振俠身邊出現大量美女,因此非常適合當年還是盛產女星的TVB製作。劇集分別找來李嘉欣演黃絹、王菲演海棠、洪欣演藍綾、朱茵演雲彩,四位當時都初出道不久,演戲也是邊拍邊學,但也成為劇集一大亮點(演得最好是朱茵,最喜歡看當年演技跟年紀都非常青澀的王菲,當時還是叫王靖雯),劇集還加入了《衛斯理》系列的角色良辰(劉秀萍)美景(胡櫻汶),陣容可謂相當龐大。說實在以當時的資源和技術來說此劇拍得不落俗套,支節豐富又不失玄幻感,黎明也演到一份俠客的況味,加上當年作為四大天王的他Fans無數,因此收視高企,令劇集成為一時佳話。如今重聽《願你今夜別離去》也會想起劇集中黎明跟王菲動畫味濃厚的服飾和化妝,然後跟著一起唱:「願你今夜別離去~但你匆匆的告退~那披星戴月前塵裡~為了伴著誰~」
後記:「所以我從來不痛苦」
1998年,蔡瀾曾為TVB拍攝旅遊節目《蔡瀾遨遊三藩市》,其中一個環節探訪當時移民還未返港的倪匡,主持人之一的鄭裕玲問及他有關痛苦的想法,倪匡道:「痛苦分兩種,一種是肉體上的痛苦,你無法避免,另一種是在頭腦中的痛苦,那是一種感覺,實際上並不存在。一件事你覺得痛苦它便痛苦,覺得快樂它便快樂,你可以不從痛苦方面想,想來做甚麼?想來也不會對事情有幫助。所以我從來不痛苦,我媽媽死了,蔡瀾以為我很痛苦,走到殯儀館探我,未走到門口,已聽到我在哈哈大笑。」
倪匡為古龍寫悼文曾經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他擺脫了一切羈絆,自此人不欠人,一了百了,再無拘束,自由翱翔於我們無法了解的另一空間。他的作品則留在人世,讓世人知道曾有那麼出色的一個人,寫下過那麼多好看之極的小說……人間無古龍,心中有古龍。」如今一看用來形容倪匡原來也很貼切:儘管人間已無倪匡,但每一個香港人心中都有倪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