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明日戰記》上映前惹反感 睇完就知係「香港科幻片NO.1」

《明日戰記》上映前太多流言蜚語,人多口雜喧賓奪主,令大家注意力偏離電影自身,像那些甚麼「因為古天樂好人所以要入場撐」的論調,既架空了有份參與電影製作的人的努力,亦侮辱了古天樂的心血與夢想。雖然每個人都有在網上大放厥詞的權利,這些論調也未至於被視為情緒勒索,但這種支持手法顯然不討好,甚至惹人生厭,變相成為死亡之吻。

觀眾叫好自然慢慢叫座

其實只要電影吸引,觀眾看過後叫好自然慢慢再叫座。我看畢《明日》後第一個感覺是:厲害!因為事前完全無想過香港拍攝科幻片可以企及這個高度。過往香港很多使用CG的電影都是以輔助、添加形式作點綴,像《老夫子》、《少林足球》、《功夫》,上述一些已算高質,還未計像《藍血人》一類濫竽充數的。因此普遍香港觀眾如我,對需要使用大量CG特技效果、而且並非點綴而是作主菜的《明日》本身期望很低。

CG特技畫面睇齊荷里活

豈料看畢後發現《明日》的CG特技畫面真的跟荷里活級數睇齊,即使跟最頂尖的Marvel電影(要強調電影,因Marvel劇好多時都粗製濫造)作比較也絕不失禮,這是以往香港電影從未出現過的水平,環顧亞洲電影也絕無僅有……除了最近同期上映的《祖先膠戰外星人》,不過如果計算CG特技畫面出現的頻密、仔細及複雜程度,《明日》也遠勝於《祖先》(當然後者特技也絕不失禮)。

照顧喜歡Mechanic機械人粉絲

要數仔細及複雜程度,例如古天樂及劉青雲身穿那件戰鬥盔甲,最初從預告驟眼看覺得很普通,並不特別吸引。看畢電影後才發現原來設計上有很多暗紋跟細節,在電影中也有仔細刻劃,例如如何啟動背部的噴射器來進行大跳躍,又或在跟其他機體戰鬥後的關節受損情況等。假若你是喜歡看《鐵甲奇甲》或《悍戰太平洋》這類Mechanic機械人的粉絲的話,《明日》在這方面絕對照顧周到,你會從中找到屬於這一範疇的樂趣。

令人聯想到的電玩遊戲

因為《明日》是科幻電影,而且又有外星生物、戰鬥服跟各種非真實武器,因此很容易令人聯想到電玩遊戲。像電影的世界觀最初以為比較接近Xbox著名遊戲《Gears Of War》,後來發現原來更像UBISOFT的《Tom Clancy's The Division》,即使是虛構世界但時代感也是遵循於現代(或可視為近現代),電影中幾幕有很多欄杆和路牌的景致更即時令人想起《Division》中被封鎖的世界。說起來上述提到的那副戰鬥盔甲也跟其中一款家用遊戲《Vanquish》有著不少相似之處,也令人想起押井守的《人狼 JIN-ROH》那套軍人服(只差那頂有點像戰國武士裝的頭盔),特別是那雙會發紅光的眼珠。雖然相似卻沒有抄襲的味道,所有細節都有所調整,相信是科幻迷古天樂將自己鍾愛的元素提議加入成為設計參考,令《明日》的科幻設計更具可觀性。

荒廢醫院大戰氣氛一流

說到《明日》重中之重的動作場景,主要戰鬥共有四場,當中有戰機遠戰也有機械人近戰,而近戰相對容易處理,事實上也製作得比較出色,其中一場古天樂深入荒廢醫院大戰《Biohazard》類型的恐怖變種生物,整體做得相當不俗,營造驚嚇氣氛一流之餘,古天樂亦有同怪物正面交鋒,絕對沒有避重就輕得過且過,這方面無論是鏡頭調度和CG特技也值得一讚。

後期製作團隊用心用力

至於戰鬥場景的分鏡,因為香港過往並沒有這種科幻戰鬥可供參考,但也感受到背後團隊在這方面竭盡全力,盡量將每一個動作場口的細節也細緻分明地呈現,向觀眾交待清楚。當然當中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假若有更多鏡頭描述交待細節,便可以有效建立更豐富的情緒,但以後期製作長達四年來說,如今的表現也合格有餘。另外,很多二流科幻電影都不能做出那種機體戰鬥時又或撞到建築物時的物理跟引力反應,而《明日》在這方面卻做得非常之好,再次引證古天樂在CG特技畫面呈現的要求非常嚴格,也證明電影公司所說的「香港有史以來最具規模科幻巨著」無花無假,而且資金也絕對用得其所,香港後期製作的團隊用心用力,值得一讚。

張家輝總指揮無甚發揮

當然《明日》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例如電影穿插不少熱血加油志氣bite,不過有時卻在未能完全營造氣氛的情況下說了出口,略嫌突兀。另外,因為香港太少這類型科幻片大製作,未必每一位演員也適合這類像動畫一樣虛構感很重的對白(或會嫌中二病)。古天樂本身熱愛此道自然無問題;劉青雲為巴斯光年配過音也知道他駕馭未來科幻世界角色得心應手;劉嘉玲卻不時出現一份違和的感覺,彷彿跟整個未來世界格格不入;同樣情況也發生在黑仔姜皓文身上,不過整體並不算嚴重,未有影響觀眾投入度。另外,張家輝跟謝君豪出場時間太少,無甚發揮,其實兩個角色也可以花多些時間來鋪序描寫,特別是張家輝的總指揮一角,如果在前事描繪更多他跟天幕的關係,整體故事將會更立體圓滿。

絕無「嗌回水」的理由

有報導指內地觀眾看畢《明日》後感到很失望,更揚言要「回水」,我不知道內地觀眾品味如何,不過《明日》無論在製作、科幻感、故事、運鏡、色調、音樂、細膩度都比內地對上一齣大賣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優勝。《流浪》原著擁有很創新的故事藍本,殞石撞地球的解決方法不是想法子令殞石爆破,而是讓地球偏離軌道,意念非常創新,可惜電影改編後卻不能將故事的奇詭浩瀚忠於原著地拍攝出來。反觀《明日》故事原創,世界觀描寫清晰,高科技裝甲武器刻劃細膩,超過90分鐘的故事環環緊扣,緊張連場,絕無看罷要嗌回水的理由。

「科幻動作系」類型文本

也有觀眾批評《明日》「故事欠奉」。要討論這個問題,先要分辨其實所謂科幻片有分為「劇情系」及「動作系」兩大類型,當然也有將兩者混合為一的,像《星際啟示錄》描寫太空人通過穿越蟲洞為人類尋找新家園,既有科學理據解說也有緊張刺激場口。不過《明日》卻並非這一類,而是純「動作系」,故事藍本主要是設定好一些非常危急的處境令主角們執行一系列關鍵任務,然後再大顯身手拯救地球,這一方面《明日》的劇本是做得到的,而且做得很好,令全片保持緊湊氣氛,這就是「科幻動作系」類型電影所需要的文本。

後記:憑自己努力 堅持實現夢想最動人

香港觀眾對《明日》有更深的情意結。從情感上出發,能夠看到香港終於做到一套荷里活級數的科幻片,即使不是最頂尖,能夠有資格衝出國際、跟荷里活睇齊,真心感到欣喜。同時,喜歡古天樂的影迷也知道他迷戀《Star Wars》多年,喜歡玩具模型,是個不折不扣的Kidult,如今能看到他將自己喜歡的東西以歷時數年、花費數億元於大銀幕上呈現,這大概是身為一位Kidult最終極的里程碑。憑自己努力和堅持實現夢想的故事,永遠最動人。如果你喜歡看科幻片,一定要觀賞這齣「香港人拍的科幻動作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