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錢途——虛擬金融產品的時代

  隨着美國首個Bitcoin ETF,Bitcoin Strategy ETF(BITO)在上周正式獲得SEC批准掛牌在公眾市場進行交易,Bitcoin價值馬上重回六萬多美元。這一次的ETF審批掛牌交易意味着SEC進一步對加密貨幣市場的監管,同時間亦一步一步讓加密貨幣成為一種正規的投資工具。
  SEC在多年前已經立法監管加密貨幣的發行和交易,並明確表明加密貨幣同樣屬於一種證券產品。因此在美國市場,上市公司一般都不會參與加密貨幣的發行和銷售,因為發行和銷售加密貨幣等同公司發行股票在市場進行集資行為。當然若果上市公司只是提供一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和技術,或是收取加密貨幣作為商品或服務的費用, 那是沒有涉及證券監管問題。
  這一次Bitcoin ETF成功獲批在期貨市場掛牌交易,將在短時間內見到更多類似的投資產品出現,但亦更加明確加密貨幣的發行和其他金融投資產品在監管上已經沒有差別。
  而近年通過區塊鏈技術開發,成為最近非常大熱的NFT更加是將市場上任何物品甚至是虛擬物品證券化。隨着市場對NFT的應用增加,絕對相信將會引來SEC更加高度的關注。而在世界其他的市場包括香港暫時未見同樣程度的監管,相信加密貨幣市場有機會在其他國家地區發展。不過和股票證券市場一樣,畢竟美國交易市場是全球最大和最活躍,各種區塊鏈金融產品始終都希望能夠在美國市場找到可以立足的方法。當然在投資角度,一個有監管的投資產品在現金轉換方面會比現時的虛擬平台方便很多。
Temir Corp(TMRR)集團顧問
葉德賢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