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公啟事錄——中美關係難修復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上周舉行視像會晤,乃拜登上場後兩國元首的第一次「面對面」交流,會議的氣氛看似融洽,習主席強調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拜登也表示要避免競爭演變成衝突,然而,會後雙方並未發佈任何聯合聲明,一如預期未有達成任何具體協議。
拜登政府雖一改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但共和兩黨對華戰略已經形成共識,中美關係難以修復。事實上,隨著中國GDP於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國之間「誰是老大」的競爭已經難以避免,合作共贏說起來固然簡單,但誰也不敢鬆懈,恐怕一不小心就落後於人,經濟、科技都是必爭之地、難以退讓,同時,雙方就新疆、西藏及台灣等問題的對立面亦難有妥協的餘地,可以預示未來雙方的博弈仍舊激烈。
不過,拜登政府對比特朗普較為理性及溫和,雙方均希望避免最終鬧至兩敗俱傷的局面,尤其是面對疫情衝擊之下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美關係無可否認需要常識性的「護欄」,不能使衝突升級至不可控的情况。
現時,中美兩國均有各自的內政需要處理,「習拜會」正好給予雙方一個喘息的機會,尤其是美國通脹一直居高不下,聯儲局目前已經開啟減債步伐,下一步或需要釋放石油儲備、抑壓能源價格,而此前對中國設下的貿易關稅亦有望放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已經明言美國正在考慮降低對中國實施的部份關稅,並強調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沒有好處。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
拜登政府雖一改特朗普時期對中國「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但共和兩黨對華戰略已經形成共識,中美關係難以修復。事實上,隨著中國GDP於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國之間「誰是老大」的競爭已經難以避免,合作共贏說起來固然簡單,但誰也不敢鬆懈,恐怕一不小心就落後於人,經濟、科技都是必爭之地、難以退讓,同時,雙方就新疆、西藏及台灣等問題的對立面亦難有妥協的餘地,可以預示未來雙方的博弈仍舊激烈。
不過,拜登政府對比特朗普較為理性及溫和,雙方均希望避免最終鬧至兩敗俱傷的局面,尤其是面對疫情衝擊之下的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美關係無可否認需要常識性的「護欄」,不能使衝突升級至不可控的情况。
現時,中美兩國均有各自的內政需要處理,「習拜會」正好給予雙方一個喘息的機會,尤其是美國通脹一直居高不下,聯儲局目前已經開啟減債步伐,下一步或需要釋放石油儲備、抑壓能源價格,而此前對中國設下的貿易關稅亦有望放鬆,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已經明言美國正在考慮降低對中國實施的部份關稅,並強調關稅對美國消費者沒有好處。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