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融圓通——信用卡公司業務發展方向

  科技日新月異,其中一個結果是令不少行業的入場門檻下降。以支付為例,過去以兩大信用卡機構VISA及MasterCard為首,而銀聯受惠於中國經濟崛起,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支付機構。面對互聯網普及,本地層面的支付系統會百花齊放,跨國支付網絡則會繼續維持三足鼎立的局面,不過份額已經難以大幅增加,有關公司要維持競爭力,唯有好好運用手上資源,增加收入。
  根據統計數據網站statista.com的資料,現時信用卡交易量的排名為Visa、銀聯及MasterCard。在2019至2020年間,信用卡交易量增長了約6%,但Visa的交易量並未有同步增加。而2020年全球使用Visa進行大約1,880億筆購買交易,按年增長了1.3%,低於銀聯15%的同比增長。
消費數據賺「顧問費」
  另一方面,在地方層面,根據新華社引述《金融時報》的報道指出,從事技術諮詢業務的英國奧姆迪亞公司預計,2020年至2024年,菲律賓的借記卡和信用卡持卡人數將增長5.8%,印尼將增長5.5%;而同期英國的增長預期為0.6%。該公司分析師表示,新興市場持卡人增加反映「人們轉向非現金支付。如果他們已經作出從現金到卡和移動錢包的轉變,享受數碼支付的便利,有關的支付方式將成為習慣。」此外,政府放寬銀行帳戶限制及新冠疫情導致現金交易減少,使用移動支付的情況因而增加。
  眾所周知,信用卡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所謂「過路費」的交易徵費。不過由於不同的支付方式興起,信用卡公司只有另闢收入途徑。「數據」又被稱為「新時代石油」,以MasterCard為例,便利用其獲得的消費數據,為其他公司提供銷售策略及建議,以賺取「顧問費」。
  在數碼時代,工具愈來愈方便,成本愈來愈便宜,令市場去中央化是大勢所趨,而過去傳統獨大機構亦要面對越趨激烈的競爭。在「慢進也是退」的前提下,如何鞏固業務,再利用自身優勢突圍,是每個企業的挑戰。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透過以下電郵跟我們聯絡︰[email protected]
陳民傑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