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志康 - 風流工 五斗米 不折腰 | 神耆商機

  有老闆近日在一茶敘上訴說:「以前為生活,忍氣吞聲都要保住份工。時移世易,呢一代都『休息』為先,大多選擇『裸辭』,無人會等到搵咗新工才辭職啦;𠵱家臨近過農曆年,人事部同事就最忙,因為要處理很多人辭職!」

  另一位長輩和應:「現時平日晏晝兩、三點搭港鐵一樣坐滿,因為很多人唔使返工。大多年輕人唔使養父母,也唔使憂心柴米油鹽;做到攰就辭職、停下,過咗年再算。」雖然香港失業率基本維持3%左右,但實際失業人數卻錄得上升,其中以6月至8月為例,相關人數已經突破12萬人。與此同時,去年就業不足人數也呈上升趨勢。

  此外,一些收入可觀的粗重和藍領工作,儘管平均月薪達約2、3萬元,但仍難以吸引年輕人入行,形成了「有人無工做,有工無人做」的現象。有老前輩分析:「粗略計算,香港700萬人中,勞動人口佔380萬;65歲以上有150萬人;大、中、小學學生人數則約100萬人,即大概剩約70萬人是『唔使做』的勞動人口。那麼他們靠甚麼生活?就係有人養囉。」

  「勞動參與率」主要用來衡量工作年齡人口之中,積極參與勞動市場與經濟生產活動的比例。香港勞動參與率只有57%,代表超過四成人「唔使做」,相比其他主要經濟體,如瑞士(84%)、英國(78%)、新加坡(68%)、日本(63%)更為低。

  老教授調侃:「『老竇搵錢仔享福』!有些父母留返間屋俾仔女,加上還有遺產,即使只有幾十萬,慳慳地都夠食一段長時間。假如好彩有樓有租收,不足以大富大貴,但一定唔使捱餓。在這些小福蔭下,年輕人不論打『風流工』,抑或追求人生理想,都絕不用『為五斗米而折腰』。」

健康教育基金會主席
關志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