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凡 - 加元最差時期已過 | 匯市焦點

加元是今年以來表現最差的G10貨幣,截至3月24日兌美元僅上漲0.46%。
自2024年6月以來,加拿大央行迅速降息225個基點至2.75%。偏低的利率是導致加元表現疲軟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曾經是美國主要盟友的加拿大,意外地成為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實施關稅政策的主要針對對象。
鑑於2024年加拿大有76%的出口銷往美國,對加拿大商品徵收25%的關稅難免對該國的經濟增長帶來打擊。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特朗普已經公布及即將實施的關稅都比預期溫和,加拿大總理卡尼更表示,希望就貿易問題與美國展開「嚴肅」的談判。因此,關稅因素應該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反映在市場價格當中。
關稅因素已反映
加元的另一個利好因素是加拿大央行減息的預期降溫。2月份,加拿大的失業率、工資增長和通脹率(CPI按年上升2.6%,為6月份以來最強)一致超乎預期。這加上關稅擔憂的緩解,驅使交易員預計到2025年底加拿大央行再度減息的次數不會超過兩次。
因此,筆者認為,加元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美元兌加元的阻力位也應該已經由1.47至1.48向下移動至1.45至1.46的區域。
儘管如此,該貨幣或仍難以持續站穩在100天移動平均線的1.4267以下,更不用說重新下試今年以來的低點1.4151。
至於加元上行空間仍然有限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第一是加拿大經濟難免受到美加關稅戰的影響,而最新的消息指歐盟和加拿大暗示,將就汽車關稅採取反制措施。特朗普因此警告稱,若歐盟和加拿大聯手對抗美國,關稅將會「遠超」於目前計劃的水平。萬一緊張局勢升級,加拿大經濟可能受到更大的衝擊。其次是作為風險敏感貨幣之一,加元容易受到對美國滯脹和全球需求前景擔憂的拖累,而圍繞特朗普政策的不確定性,更可能會加劇這種擔憂。
減息預期降溫
總括而言,美元兌加元料主要在1.4150至1.4550區間內波動,短期內偏離這個區間的可能性不大。
李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