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啟豪 - 樂建居發展商難計數|二叔公啟事錄

特首李家超逐步落實《施政報告》有關土地房屋倡議,最新公佈正式重啟私人參建居屋計劃,這個名為「樂建居」的政策,首兩幅地皮選址東涌及柴灣,將提供2300個單位,擬以市價65折出售。

作為政府「提量、提速、提效」建屋目標的一部份,「樂建居」旨在借助市場力量縮短供應時間,但並沒有增加整體供應量。雖然政府有意於下一步鼓勵發展商,將手上部份私人閒置農地用來興建居屋,以釋放更多土地供應。然而考慮到當局此前推動的公私營合作「土地共享計劃」成效未如理想,政府須思考如何避免樂建居出現同樣問題。

私人參建居屋計劃並非新鮮事物,70年代便曾推行過,直至2002年市況低迷方才叫停。目前本港私人參建居屋屋苑約50個,名字一般沒有特定格式,多用「花園」、「灣」、「臺」等字眼,而非「苑」字。部份私人參建居屋於二手市場有價有市,不過90年代其實曾出現不少質素惡劣的私人參建居屋,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歸根究柢與政府承諾回購,中標建築商和中小型發展商「將貨就價」、犧牲樓宇質素有關。

為避免重蹈覆轍,政府不再就新的樂建居「包底」回購,也不鼓勵以「清水樓」推售項目,並且要求項目完成後委任獨立第三方作驗收,如質素未符合標準,有機會不獲批滿意紙。以上種種務必會令成本上升,同時發展商必須一次性推售單位,連按揭亦要一手包辦,需要予發展商較大誘因去參與計劃。現時加息周期已經接近尾聲,但息口仍然高企,加上當前樓市並不明朗,相信發展商要「計得掂數」並不容易。
靄華押業主席
陳啟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