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如何治療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功能減退,無法維持原有的泵血功能,身體細胞就不能透過有效的血液循環得到氧氣和養份。隨着時間演進,心臟功能會一直衰退,故此,患者應及早診治。那麼,如何治療呢?這視乎患者心臟功能及徵狀嚴重程度而定,衰退和徵狀愈嚴重,治療強度就會愈大。
  要評估心臟功能,可在超聲波輔助下,觀察心臟泵血情況,從而得出左心射血分數,左心射血分數低於50%已屬異常,而分數愈低,入院乃至死亡風險都會愈高。
  至於徵狀嚴重程度,紐約心臟協會把徵狀分為一至四級,第一級屬最輕微,患者尚能應付劇烈運動,第四級則為最嚴重,患者即使靜止不動,也可能會氣促。
  心臟衰竭治療可分為藥物及非藥物兩大類。常用藥物包括利尿劑、放鬆血管藥物等,透過不同藥理去減低心臟負荷。近年臨牀研究正研究,在這些藥物以外加上SGLT2抑制劑,用於治療心衰竭的治療成效,拭目以待。
  如用藥後效果不彰,患者或需考慮非藥物治療,如植入心臟起搏器或人工心臟,以輔助或代替心臟泵血。心臟移植亦是可行之法,惟捐贈數量有限,患者難以遇上合適的心臟。
  此外,患者日常也可自行控制體內水份,以減輕心臟負荷,如注意水份及鹽份攝取量,也可在每天同一時間量度體重,若體重突然飆升,或是水份積聚所致,可能需與醫生討論是否需要調校利尿劑劑量。
心臟科專科醫生 李麗芬
此欄目由英國阿斯利康藥廠贊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