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命護航——微創心瓣手術 為病者減風險

  上回提到,心臟主動脈瓣隨年齡增長退化,出現狹窄及關閉不全問題,長遠可致心臟衰竭,大大增加患者猝死風險。患者一旦氣喘、疲倦、腳腫、體力下降等徵狀,甚至曾休克,應及早接受治療。
  在治療主動脈瓣狹窄上,傳統以開胸手術換上人工心瓣。然而,開胸手術的創口頗大,加上過程全身麻醉,對年事已高且患其他慢性病的長者來說,風險非常高,故不建議。以往,這類患者需持續用藥紓緩徵狀,惟無法如外科手術般處理結構上的退化。
  近年本港引入「經皮主動脈瓣置換術(TAVI)」,屬微創手術,為未能開胸患者帶來治療希望。手術期間,導管從患者大腿內側刺入,並在X光引導下進入主動脈瓣並擴張,人工心瓣再循導管進入心臟,取代病變心瓣。TAVI毋須全身麻醉,創傷比開胸手術小得多,因此患者復原時間較短,較少出現併發症。
  最近七十多歲的鄭女士(化名)苦受氣喘、腳腫困擾,甚至從房間走到洗手間都透不過氣,診症後她患主動脈心瓣狹窄。由於鄭女士年紀較長,且早年曾因慢性心內膜發炎接受過開胸手術,醫生擔心她的手術和傷口產生併發症的風險較高,不建議她再開胸。其後,醫生為她施予TAVI,術後翌日,她已能下牀散步,病徵大為改善。
心臟科專科醫生 鄒凱勳
此欄目由阿斯利康支持
為生命護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