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之聲——經常頭痛頭暈或因高血壓導致

  剛過去星期一是世界高血壓日(五月十七日),旨在提醒公眾關注這慢性病。世界衞生組織數據指,每四名男性及每五名女性中,便有一名有高血壓患者。香港這彈丸之地,患高血壓比率甚高;按衞生署二○一四至二○一五年度人口健康調查,在十五至八十四歲群組中,高血壓患者佔近三成。更甚的是約一半患者未確診,代表他們不自知身陷危機。
  持續高血壓對身體帶來極大損害,長遠引致中風、冠心病、心臟衰竭或慢性腎病等,令人傷殘甚至死亡。新冠疫情期間,更發現高血壓患者出現嚴重病情,或因新冠疫情而死亡的風險也較其他人士為高。雖然高血壓如此危險;偏偏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初時感到頭痛或頭暈,只當是過勞或精神壓力所致。直至心絞痛或昏迷,須送入急症室,才驚覺一直受高血壓威脅。
  除家族中有直系親屬確診高血壓,如吸煙、過度飲酒、過重及肥胖、飲食鹽份較多或年長人士,也應留意血壓數字。如上壓處於120至139mmHg、下壓處於80至89mmHg,可定義為高血壓前期,簡單而言是「擲界」。血壓達140/90mmHg或以上,可確診為高血壓!
  如繼發性高血壓,亦即由其他疾病令血壓上升,那就要找出原因來處理,如是內分泌疾病、腎病或藥物影響等。然而,大多數個案也是原發性高血壓,無論如何找不出成因,因此患者須建立良好生活模式,或按醫生指示用藥,務求可將血壓回復到正常水平,避免令身體器官受損。健康市民也應向醫生請教,如何量度血壓才得出客觀數字。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香港病人組織聯盟主席袁少林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