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指——給自己的情書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五月二十號變成了一個節日,內地商家取520的諧音「我愛你」,把這一天包裝成表白情意的日子,目的自然是為了鼓勵消費。
  前日在各個內地社交媒體和應用程式,都是洗版式的消費資訊。唯一吸引到我的,是岩井俊二導演的《情書》選擇520這天在內地上畫的消息。
  嚴格來說,這也是個消費資訊,讓人去電影院買票,但從個人情感而言,那是在販售回憶。
  一九九五年夏天,我是個應屆電影系畢業生,從紐約走到多倫多看電影節。在外地看影展,只有一個攻略,就是拼命看。我一天在戲院看五部電影的記錄,就是在多倫多創的。那次看了很多,後來全都忘了,只記得《情書》,它夾在兩部我想看的電影中間,反正閒着沒事,也就順便買了票。
  藤井樹喜歡了和他同名同姓的女同學,可是不懂得表達,對方也沒看到他的心意。這大概是每個男人的青春,錯過了就回不去。那一年我好像「被長大」了,失戀失學又失業,只有《情書》知道我的心事。
  四分一個世紀過去,在這個書信已被智能手機取代的時代,看博子在雪山上向死去的未婚夫藤井樹大喊「你好嗎?我很好!」,年輕人能明白嗎?這一代大概只會在死者的臉書上留言。
  女藤井樹在多年以後才發現,學校圖書館那本《追憶逝水年華》的借書卡背後,是自己的素描畫像。那時候他借故把書交給我去還,原來是想向我表白。
  如果可以再來一次,你會怎樣做?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