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意行——生物虹吸管藝術裝置

朋友傳來紐約聯合國大樓晚間的相片,外牆閃爍一個巨型投射影像,有點似水母在浮動。原來是一項裝置藝術,希望喚起全球關注極端天氣。在牆上舞動的不是水母,而是深海生物虹吸管,藝術家揀選虹吸管作投射影像,因為牠們晚間由深海游上水面覓食,日間就把大量二氧化碳帶回深海,大大減低地球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估計每年把二氧化碳多達二十至六十噸埋藏於深海。
這樣有意義的藝術行動,由丹麥非牟利藝術團體ART 2030籌劃,其中一名策展人Anna Edwards(艾苓)來自香港,她構思這次藝術裝置,邀請了丹麥三人藝術組合Superflex創作投射。這次行動喚起了傳媒的關注,報道和相片於網上瘋傳,連聯全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亦對這個創作很欣賞,在社交平台分享多張照片。
Superflex同時在紐約中央公園裝置了由大粉紅色大理石組成,代表珊瑚蟲的圓圈,遊人可以進入圓圈,但必須靜思最少五分鐘。藝術家說,唯有靜下來傾聽,我們才能夠了解地球上其他生物,才感受到這個家是屬於人類和萬物,要好好的愛護。
張諾
這樣有意義的藝術行動,由丹麥非牟利藝術團體ART 2030籌劃,其中一名策展人Anna Edwards(艾苓)來自香港,她構思這次藝術裝置,邀請了丹麥三人藝術組合Superflex創作投射。這次行動喚起了傳媒的關注,報道和相片於網上瘋傳,連聯全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亦對這個創作很欣賞,在社交平台分享多張照片。
Superflex同時在紐約中央公園裝置了由大粉紅色大理石組成,代表珊瑚蟲的圓圈,遊人可以進入圓圈,但必須靜思最少五分鐘。藝術家說,唯有靜下來傾聽,我們才能夠了解地球上其他生物,才感受到這個家是屬於人類和萬物,要好好的愛護。
張諾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