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李志清:快樂少年時

李志清(Ching)說自己剛好趕上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的大圍村鎮生活:「我的快樂童年,是在大圍白田村度過的。」
《記得當時年紀少》用文字、繪畫,刻畫出藝術家的快樂童年、兒時玩意。Ching在序言說:「回憶着昔日的種種,描寫自我懂性至十四歲那年,搬離鄉村前的生活點滴。」
導演侯孝賢的《童年往事》說的樸實的農村生活,有悲有喜,是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李志清筆下的童年時光,多見歡愉,鄉居生活,過年過節,與居住在市區的小朋友,很不相同。
Ching說:「有一年,跟着父親到城裏拜年。我才知道,我在村鎮過年,與同年的小朋友在城市過年,活動空間完全不一樣的,我幸福多了。」
《時節》那一章,十分精采。市集舞獅,很有農村過節氣氛。Ching畫了一張放爆竹的寫意畫作,名為「爆竹一聲除舊褲」。那些年,住在鄉鎮的小孩可以在農曆新年放爆竹、煙花。街頭還可以見到人有開魚蝦蟹賭檔,「買定離手」開。「現在新年愈來愈平淡,公式沒情趣,人情味與昔日的節日氣氛恍如爆竹一聲開紅衣四散,都離我們遠去了。」
離我們遠去的還有兒時玩意呢。Ching筆下的少年時期遊戲可多,包括「打碼子」、「抓豆袋」、「拍公仔紙」、「射波子」、「踢毽」、「按手巾」、「逼迫筒」、「橡筋繩」、「掟嘜仔」、「捉烏蠅」、「跳飛機」。當然,還有「點指兵兵」、「一二三紅綠燈」。
Ching把每一個遊戲都繪畫下來,他說:「那時候沒有太多玩具,但有很多遊戲。小朋友只需要簡單的道具或簡單的規則,就可以嘻嘻哈哈玩無限個下午。」
Ching的童年生活,快樂無憂。
憑記憶,Ching繪畫出父親的捕雀器,呈現出來的,就是一件藝術品。Ching說他的父親「做事仔細,執着,完美主義」。那是用竹造成的,每天都可捕獲不同小鳥。不過,當父親年紀大了,說「連小昆蟲也不忍弄傷」,不會再做捕雀器了。這精緻手藝,恐怕要失傳了。
Ching的父親開米舖,少年時,他也有幫手送貨:「推着木頭車,從村頭送到村尾。」
Ching把市集、農村生活都畫下來:「記憶是那麼神奇的,我畫下來的居住地方,當年在那裏生活過的人都說似到不得了。」
Photograhic memory,真有其事。Ching向我們展示的,不止是他的記憶力,而是他的藝術觸覺,筆下見人間情意,才能打動人,《記得當時年紀少》滿載的,正是藝術家的情懷。
後記
對李志清說:「喜歡你畫的那一幅《聽雨》,小屋中的你,在聽雨聲,十分寫意。」難得的境界。不用等到年紀大了,才來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少年時,在農村生活,雨來了,可在屋內聽雨,看雨。
李志清說十四歲之前所過的日子,最為甜美。
張灼祥
《記得當時年紀少》用文字、繪畫,刻畫出藝術家的快樂童年、兒時玩意。Ching在序言說:「回憶着昔日的種種,描寫自我懂性至十四歲那年,搬離鄉村前的生活點滴。」
導演侯孝賢的《童年往事》說的樸實的農村生活,有悲有喜,是一個人的成長故事。李志清筆下的童年時光,多見歡愉,鄉居生活,過年過節,與居住在市區的小朋友,很不相同。
Ching說:「有一年,跟着父親到城裏拜年。我才知道,我在村鎮過年,與同年的小朋友在城市過年,活動空間完全不一樣的,我幸福多了。」
《時節》那一章,十分精采。市集舞獅,很有農村過節氣氛。Ching畫了一張放爆竹的寫意畫作,名為「爆竹一聲除舊褲」。那些年,住在鄉鎮的小孩可以在農曆新年放爆竹、煙花。街頭還可以見到人有開魚蝦蟹賭檔,「買定離手」開。「現在新年愈來愈平淡,公式沒情趣,人情味與昔日的節日氣氛恍如爆竹一聲開紅衣四散,都離我們遠去了。」
離我們遠去的還有兒時玩意呢。Ching筆下的少年時期遊戲可多,包括「打碼子」、「抓豆袋」、「拍公仔紙」、「射波子」、「踢毽」、「按手巾」、「逼迫筒」、「橡筋繩」、「掟嘜仔」、「捉烏蠅」、「跳飛機」。當然,還有「點指兵兵」、「一二三紅綠燈」。
Ching把每一個遊戲都繪畫下來,他說:「那時候沒有太多玩具,但有很多遊戲。小朋友只需要簡單的道具或簡單的規則,就可以嘻嘻哈哈玩無限個下午。」
Ching的童年生活,快樂無憂。
憑記憶,Ching繪畫出父親的捕雀器,呈現出來的,就是一件藝術品。Ching說他的父親「做事仔細,執着,完美主義」。那是用竹造成的,每天都可捕獲不同小鳥。不過,當父親年紀大了,說「連小昆蟲也不忍弄傷」,不會再做捕雀器了。這精緻手藝,恐怕要失傳了。
Ching的父親開米舖,少年時,他也有幫手送貨:「推着木頭車,從村頭送到村尾。」
Ching把市集、農村生活都畫下來:「記憶是那麼神奇的,我畫下來的居住地方,當年在那裏生活過的人都說似到不得了。」
Photograhic memory,真有其事。Ching向我們展示的,不止是他的記憶力,而是他的藝術觸覺,筆下見人間情意,才能打動人,《記得當時年紀少》滿載的,正是藝術家的情懷。
後記
對李志清說:「喜歡你畫的那一幅《聽雨》,小屋中的你,在聽雨聲,十分寫意。」難得的境界。不用等到年紀大了,才來說「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少年時,在農村生活,雨來了,可在屋內聽雨,看雨。
李志清說十四歲之前所過的日子,最為甜美。
張灼祥
最Hit
香港人口高齡化 銀髮經濟成大勢所趨 香港貿發局時尚家品及家紡展 推動樂齡科技普及化
2025-04-17 17:30 HKT
稻香開業20年茶樓接連結業!這2區分店相繼離場 網民驚訝:假期要等位都執!
2025-04-24 12:13 HKT
第三屆深港澳青創大賽參賽規模創新高 星島新聞攜手三地見證灣區創意新力量
2025-04-24 09:00 HKT
TVB視帝老婆公開辛酸史 被當透明只能苦笑 「肥啲都唔得」狂執樣免影衰老公
2025-04-24 11: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