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耕「菜」回家——水耕種植入門小知識

  科技發展一日千里,連一向被視為傳統的農業,近年發展亦有不少突破,當中包括水耕種稙。這種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已經在水果、蔬菜、榖物、香草、花卉等培植取得豐富的成果。
  在水耕種稙之下,肥料用量有穩定而妥善的標準,故出產量能夠做到更高,產品的維生素及營養亦得以提升。水耕採用離地、無土的種植方法,減低植物遭受昆蟲侵食及病毒感染的機會。而且,水耕的種植周期一般較土耕快三倍,產量亦保持穩定,平均較土耕高出五倍。
  水耕的技術要求並非十分高。以環控溫室種植大棚作水耕種植為例,除了需要農戶悉心監控生長過程,亦可留意影響植物生長的四大元素,分別為水質、氣溫、濕度和營養。
  先說水質,潔淨水平對於水耕十分重要。水溫要保持20度左右,水的PH值在5.8至7之間,循環水流維持低速度。整個水系統要具備過濾、消毒、殺菌、製冷、加氧和營養液調節的功能,這樣用水便可循環再用,減少水之源浪費。其次,種植大棚的濕度要保持70-80之間,農戶可以用噴咀霧化保持棚內濕潤、製造濕溫效應,從而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
  在氣溫方面,溫度22至28度之間最適合蔬菜於種植大棚內生長,同時可用強力抽氣扇,加強大棚內的空氣流動,並使氣壓保持上暖下冷、四季常春,這樣全年都可以種植。傳統土耕礙於地質差異,未必擁有齊全的營養元素。相比之下,水耕種植過程所用的養份是人為配方,所得到的養份一般較為充足和全面,生長亦較為穩定和健康。
  最後,就是監控有機會影響植物生長的非人為事件,例如:停電、停水、風暴和突如其來病菌感染。
  簡單而言,水耕種技術容易可控,市面亦有相關器材協助,讓大家可以在家中種植,我期待香港人、香港菜,「菜」回家的理念終有一日可以實現。
香港水耕種植協會主席
潘道明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