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停蹄——職業化五十年
馬會近年不斷推陳出新,今年新猷更是極多。大策略上有2021年5月跟廣州市政府簽訂協議決定數年後在從化馬場舉辦賽馬,奠下重要的里程碑;今年的慈善捐獻、稅款、投注額同創新高,設施提升至新形象的場外投注處也廣為人知。但今年還有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日子,卻未有多少人提起、馬會也未見談及,那便是香港賽馬職業化五十周年。
今天香港賽馬活動,由賽事安排、監管到騎練水平早已達到國際頂級水準;相對而言,五十多年前的安排比較簡單。當年只有快活谷馬場提供星期六的日間賽事,倘若馬場門外掛上紅旗、代表全場爆滿,馬迷只好收聽收音機旁述,了解賽況。
我記得在業餘年代,騎師的背景可說五花八門,既有外國人、有駐港英籍軍人兼任騎師,也有本身是馬主或馬會會員、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 ,因着對賽馬有濃厚興趣而兼任騎師,後兩者當年被稱為「馬主騎師」或「紳士騎師」,是上流社會的一時風尚。記憶中,當年擁有多匹賽駒的報章創辦人何文法,其子何國英便是業餘騎師。那時還有一位綽號「飛機陳」的騎師陳毓麟,皆因他曾任戰鬥機機師而得此外號。他從騎師退下馬背後再轉為練馬師,可說是馬壇傳奇人物。
不過,那時有不少騎師,雖然稱為「業餘」,但卻以策騎賽駒為主要工作。他們有的廣為人識,我記得六十年代從澳洲來港的梅道登曾奪得冠軍騎師榮銜,後來更因為娶了香港名歌星蓓蕾而成為城中一時佳話,婚禮在跑馬地的聖瑪加烈教堂舉行。當年還有幾位非華籍騎師,包括衛林士及告魯士等,後者就是告達理、告東尼的父親。
與梅道登同期的騎師有日本出生的郭子猷,能說得一口流利日語,他在日治時期開始在香港策騎,可是在業餘年代他只被視為業餘騎師,但正因如此,他同時亦以演員、保險經紀及承建商為業,其人故事很多。
到了六十年代尾鄭棣池出道,由紅牌生一路跑至黑牌大師傅,然後再成為冠軍騎師,橫跨業餘與職業賽兩個時代。許多當年的騎師,老馬迷肯定還記得。
老友說:「記憶中,當年有的騎師也身兼不同職業,像贏過打吡賽的邱達禧正職是小學校長,當年他晨操完後便返學教書,真厲害。也有騎師身兼汽車公司經理、或者在銀行擔任職務。」
當年的故事可多啦,我希望可以慢慢道來。五十多年前的賽馬與今日真的沒法比較,但不變的必定是馬會不斷求進步及保持高度誠信的信念,否則今日也無法達致世界一流水平。我們超過半個世紀仍然興緻甚高,可能也因為賽馬愈來愈精彩!
馬識途
今天香港賽馬活動,由賽事安排、監管到騎練水平早已達到國際頂級水準;相對而言,五十多年前的安排比較簡單。當年只有快活谷馬場提供星期六的日間賽事,倘若馬場門外掛上紅旗、代表全場爆滿,馬迷只好收聽收音機旁述,了解賽況。
我記得在業餘年代,騎師的背景可說五花八門,既有外國人、有駐港英籍軍人兼任騎師,也有本身是馬主或馬會會員、在社會上有一定地位的 ,因着對賽馬有濃厚興趣而兼任騎師,後兩者當年被稱為「馬主騎師」或「紳士騎師」,是上流社會的一時風尚。記憶中,當年擁有多匹賽駒的報章創辦人何文法,其子何國英便是業餘騎師。那時還有一位綽號「飛機陳」的騎師陳毓麟,皆因他曾任戰鬥機機師而得此外號。他從騎師退下馬背後再轉為練馬師,可說是馬壇傳奇人物。
不過,那時有不少騎師,雖然稱為「業餘」,但卻以策騎賽駒為主要工作。他們有的廣為人識,我記得六十年代從澳洲來港的梅道登曾奪得冠軍騎師榮銜,後來更因為娶了香港名歌星蓓蕾而成為城中一時佳話,婚禮在跑馬地的聖瑪加烈教堂舉行。當年還有幾位非華籍騎師,包括衛林士及告魯士等,後者就是告達理、告東尼的父親。
與梅道登同期的騎師有日本出生的郭子猷,能說得一口流利日語,他在日治時期開始在香港策騎,可是在業餘年代他只被視為業餘騎師,但正因如此,他同時亦以演員、保險經紀及承建商為業,其人故事很多。
到了六十年代尾鄭棣池出道,由紅牌生一路跑至黑牌大師傅,然後再成為冠軍騎師,橫跨業餘與職業賽兩個時代。許多當年的騎師,老馬迷肯定還記得。
老友說:「記憶中,當年有的騎師也身兼不同職業,像贏過打吡賽的邱達禧正職是小學校長,當年他晨操完後便返學教書,真厲害。也有騎師身兼汽車公司經理、或者在銀行擔任職務。」
當年的故事可多啦,我希望可以慢慢道來。五十多年前的賽馬與今日真的沒法比較,但不變的必定是馬會不斷求進步及保持高度誠信的信念,否則今日也無法達致世界一流水平。我們超過半個世紀仍然興緻甚高,可能也因為賽馬愈來愈精彩!
馬識途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