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網潛航——fb關閉人臉辨識

  最近改名Meta的社交平台facebook(fb)宣佈,將於未來數周關閉其人臉辨識系統。一直以來,大部份社交平台都利用大數據分析演算法,作為平台內推送各類消息或廣告配對的核心業務。而該人臉識別系統主要用於識別相片中的人臉,並建議被識別者的帳號及自動標籤有關人士。每當fb得到用戶標籤的確認時,演算法就會於社交平台上綜合被標籤者的資料,例如曾打卡的地點、曾讚好及評論的帖文等,成為演算法內的交叉運算複合因素,從而找出這個人與其他人和事,或者日常生活的關聯。
  這組數據等同於用戶的大部份數碼足跡,如果配合Instagram、Google及Linkedin等平台進行二度演算法交叉運算,便可組成絕大部份跨國數碼營銷公司的重要銷售資產。這不單止可以精準地進行產品營銷及推動網絡輿論,甚至能在經濟、社會及政治事件中進行輿論宣傳,推動風向。
  為甚麼Meta會關閉這個蒐集資料系統?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互聯網用戶對網絡安全意識逐漸提升,亦開始明白個人網絡足跡的價值。這引起的社會輿論對世界各地政府及私隱部門構成龐大壓力,並開始設立相關的法例對社交平台廣告營運商進行制約。此外,各地政府亦意識到這些個人資料會牽涉國家安全,使各國紛紛制定《跨境數據法》等相關法例,要求社交平台只可在其管理範圍內的數據中心儲存國民資料。然而,對互聯網使用者而言,人臉識別只是整個影像識別裏的其中一部份,社交平台仍然可以透過識別照片的背景,再配合數據關聯性分析獲得資訊,因此關閉人臉識別系並不會完全限制其分析演算法。
TOZ聯合創辦人
龐博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