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量微觀——強積金應不應轉公共年金?

  公共年金內部回報率一般比私人高,放一百萬元進去,退休時,每月有六千多元,內部回報率四厘多,從長遠角度去看,回報是不錯的。
  哪些人會買公共年金呢?公共年金一開始推出來的最高額是一百萬元,結果不是很多人購買;當加至三百萬元,就愈來愈多人購買。即是說,購買政府年金的人,是有一筆比較可觀的退休金的中產或者是專業人士。我有個朋友在銀行工作,買了三百萬元的公共年金,現在每個月都有兩萬元。另外,金管局的高層,有的退休都會光顧公共年金,所以比較適合中產和有現金流的人士。
  如大家有足夠的退休金,抽當中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來購買年金是不錯的事情。年金不用麻煩,你現在六十多歲退休,還有精神和精力去研究股票市場;但是到八十多歲以上,你是否仍然有精力去研究呢?購買年金,你坐着收錢,所以你的計劃中一定要有一部份是投放在年金上。我覺得政府年金計劃基本上是沒有問題,但如果強制強積金轉年金便有問題;當然,計劃是為了讓市民好,從回報的角度去看是高的。不過強制的問題是,當市民很辛苦用了幾十年來儲錢才有這幾十萬元,有可能會期望有一筆現金一次過做一些想做的事情,例如在內地購買樓房、治病等,都需要比較大筆的金錢。剛退休的最大問題是沒有了工作,借不到錢。如果真的短缺幾十萬元的話,有工作的時候就可以向銀行借錢;但是剛退休的人士,借錢是最困難的事情。如果用強積金購買了年金的話,再向銀行借幾十萬元做原本想做的事情,這個動作是做不了的。
  因此,政府應該容許市民自己去選擇,如果這筆錢不是太緊急使用的話,就可以放到公共年金當中。政府想大家都有個好的退休生活,但最好是自願性,不要強制。政府強積金轉年金計劃亦可以有獎勵,如果肯參與的就給消費券。
香港中文大學德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
莊太量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