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敏 - 冬日「暖蛋」|營爆生活

踏入十二月,各地氣溫驟降。筆者身處外地,這幾天的氣溫只有攝氏零度以下,就特別掛念香港溫暖的街頭小食——炒栗子、烤番薯、鹽焗鵪鶉蛋。

記得從前在秋冬,總會聞到遠遠飄來的炭燒香味,那就會知道轉角一定有人在炒栗子。栗子及番薯同樣含豐富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極低,均是非常健康的小食選擇。烤番薯含豐富維他命A、膳食纖維、鉀、維他命B6等。不過需留意四粒栗子或一隻雞蛋大小的番薯,已含有相等於一滿湯羹白飯的碳水化合物份量。以小食計,建議約十粒栗子或兩三隻雞蛋大小的番薯為限。而糖尿病人士就應該根據營養師建議的碳水化合物份量換算。

從前鵪鶉蛋被冠以含高膽固醇的惡名,被標籤為不健康的食物。但從近年研究,我們得知含高膽固醇的食物其實對膽固醇並無明顯影響,反而更應留意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鵪鶉蛋的脂肪含量很低,而且蛋白質含量很高,即使吃五隻鵪鶉蛋作為小食,熱量還不到一百卡路里,而且蛋白質及脂肪含量已跟一隻雞蛋相約,鵪鶉蛋還含有豐富維他命B2、硒、磷、葉酸、鐵質等,營養價值很高。

在寒冷的天氣下,手執一包炒栗子或鹽焗鵪鶉蛋、還是一條烤番薯,暖着雙手,就像手執一隻暖蛋一樣。疫情持續兩三年,不知道這類港式街頭小食檔是否已消失呢?希望還可以有機會幫襯一下。
香港營養師協會會員
澳洲註冊營養師
黃思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