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提振信心 民企應當自強

今屆兩會,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強調,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讓民企「放開手腳,輕裝上陣,專心致志搞發展」,並「消除顧慮,放下包袱,大膽發展」,同時要激發民間資本投資活力,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重點產業鏈及供應鏈項目建設。

習主席提到要最佳化民企發展環境,破除制約民企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以及支持平台企業在創造就業、拓展消費、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他又說無論是國企還是民企,都是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都必須擔負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這番講話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出了明確方向,也給了民營企業一顆定心丸。

大家都知道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主體,發揮着重要作用:50%的稅收、60%的GDP、70%的創新成果、80%的就業和90%的企業數量。自十八大以來,中國民營企業數量翻了兩番,從2012年的1085多萬戶,增長到2022年的4700多萬戶。中國要大力發展經濟,就必須大力發展民企。

過去2年,受疫情、中美關係緊張,以及整肅房地產市場、互聯網平台、叫車平台、綫上遊戲和課外補習行業等影響,民營企業經營環境困難,部分民營企業出現投資方向不明、投資意願不強、投資動力不足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需要發出強烈的信號,加大扶持力度,鼓勵民企放膽來做,以全面恢復高質量發展。

有論者認為,習近平主席今次公開表態力挺民企,是要反擊近年網上的過激言論。過去2年,個別自媒體惡意抹黑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家,動輒扣上「漢奸」 、「買辦」的帽子,導致一些民營企業家意興闌珊,中央因而要在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亦有分析指,習主席要藉着今次講話,向國際發出嚴正訊息。他日前罕有地點名批評美國全方位打壓中國,並鼓勵民營企業突破西方國家圍堵。外交部長秦剛也在記者會上展現強硬立場,狠批美國霸權主義。

最近一個美國霸權主義的例子,可見諸於民企寧德時代。該集團在動力電池的製造與多項技術領先全球,近年迅速擴張海外市場,因而在美國引發政界與業界的「關注」,更被熱論會否成為下一個華為,遭美方圍堵制裁。習主席表態挺民企,被詮釋為是給國際社會一個信息,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

中央已吹響提振民營經濟的「集結號」,很多更細化的政策有待推行。例如市場准入標準、融資等方面,仍影響民營企業家的發揮空間。此外,當前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領域方面的法律法規,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因此,中央今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破除各種隱性壁壘,一視同仁給予政策支持,以提振民企信心。今次國家給出正面訊息,民企應把握機遇,拿出勇氣突破之前種種困局,對於在過去兩年經歷挫折的民企,更應該迎難而上,主動化解風險,給持份者信心。首要是深化自身改革,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同時更要注重創新科研,加大研發投入,掌握更多核心技術,利用不斷轉型升級、跨界合作,引進有活力有創意的人才,創新更多領先產品和技術,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拓展國際國內市場。

事實上,民企自身也有很多問題待改進,如不少民營企業處於傳統模式,急需轉型升級;部分企業更經營粗放,在環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範問題。

觀乎本屆兩會名單的變化,部分重量級互聯網代表人物已不在名單中,重工業、晶片、AI智能、電動車產業的代表崛起,或可反映官方看重實體經濟,強調科技自強。

對於有意融入內地發展大局的港人及港企,也應把握今次機遇,加深對內地政策和環境的了解,加強與內地機構的合作,同時引入國際視野,共謀發展,實現更高質、更廣闊的戰略合作,為民營經濟作出貢獻。

蔡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