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 - 烏金|摩登食經

香港的烏頭大多是淡水養殖,屬低價魚,不過烏頭在台灣是十分矜貴的魚種。台灣的烏頭都是跟隨洋流迴游,身型普遍比香港的大。當地人會把烏魚分成不同部位發售:烏魚子(卵)、魚膘(精囊)和魚腱(扣,消化器官)和魚肉,當中烏魚子最矜貴。

烏頭從卵孵化到成熟要二至三年,未成熟之前烏頭是「雌雄同體」,在繁殖期前才自行轉成雄性或雌性。每年秋冬烏頭會從北向南,沿着台灣西岸游到南方產卵,故此每年冬天新竹以南至屏東都能捕捉大量烏頭。

烏頭遍布全球,從地中海到巴西都能看到烏頭的蹤跡。最早有關烏魚子的記載是希臘人把烏魚子製乾,用蜜蠟封存。台灣人製作烏魚子已經有400年歷史,高雄是烏魚子產地,昔日有很多作坊製作烏魚子。17世紀荷據時期,荷蘭人向漢人抽取十分之一的漁獵稅。後來明鄭時期漁民要先繳納漁稅並領取烏魚旗,掛有烏魚旗的船才可以捕烏頭。

製作烏魚子並不複雜:先用清水清潔烏魚子,盡量剔除血塊,用繩子綁好切口,下鹽醃漬。視乎烏魚子大小,醃漬數小時至兩天就夠。醃漬後沖洗去鹽後整理好型狀以重物壓著定型,最後放在陽光下曬乾。

製作好的烏魚子呈橙黃色或赤紅色,放在燈光前會略帶透明如同琥珀。烏魚子是一流的下酒菜,撕去薄膜後可以直接切片食用,亦可以把烈酒點著,把烏魚子放在火焰上烘烤一會,切片跟蘿蔔片一起食用。

烏魚子在歐洲、日本和台灣都被視作珍品,老饕們對其甘香趨之若鶩,故台灣人稱烏魚子為黑金,有機會到台灣可以買點烏魚子做手信。

劉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