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給學童一個健康的生活|安業興邦
特首李家超於本周三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不同市民和團體都有不同的訴求,而我一直希望是可以協助學童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活。
我這個想法絕非天馬行空。周大福企業旗下慈善平台CTFE Social Solutions聯同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及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自2019年起進行「SportsHour中小學生運動參與時數研究計劃」,為促進學童身心健康,提供深入參考數據。研究計劃最新發現,在疫情結束復課一年後,本港學童的體能活動量已顯著回升,學童在上課日的中等至高強度運動量平均為28.2分鐘,比疫情期間增加了9分鐘。研究亦顯示,學童於上課日的活動量「復常」幅度,較假日高出一倍,反映學校生活起着關鍵作用。
提升體育課靈活多元性
但雖如此,本港學童體能活動量不足的情況仍然嚴峻,過去一年僅百分八學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指標,即每天累積最少60分鐘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時間。至於56名參與垂直追蹤的學生數據顯示,每天進行15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其睡眠質量比同儕較佳,再次肯定了去年的研究結果。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亦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本錢,九成多的學童日常體能活動量未達標,情況令人擔憂。於是我們聯同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向政府提出了三項施政建議:
其一是提升體育課堂靈活度及多元性。最近上海推行小學一周五節體育課,中學則一周四課,確保學童每天於校內運動最少兩小時,這種規範增加體育課時的做法值得香港參考。就算因為香港各科課程緊逼,無法增加體育課,也可將體育活動設計融入校園生活,例如善用小息、午飯和課後時間,建立校園運動風氣。
助基層衝破運動局限
其二是強化體育教育,增加學童運動內在動機。新加坡在教育體系內引入外展課程,例如露營和繩索活動等,以提高青少年的身心抗逆力;日本亦將保健科注入中學體育課程,向學生灌輸運動對健康的重要性。香港亦應提供更多元的體育教育,推動學生培養長遠運動習慣。
其三是協助基層衝破運動局限。根據美國研究顯示,基層學生更容易缺乏運動習慣。現時台灣有向青少年派發可用於欣賞運動賽事或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滋券」;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有類似措施,證實有效提高學生的活動日數。在南韓,低收入家庭每月可為家中小朋友向政府申請相等於450港元的「運動消費券」,我覺得這是值得香港參考的方向。
推動中小學生做運動風氣,就像運動強身,未必能一蹴即就,但堅持不放棄,就必見收穫。
曾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