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Li - 正月十五鬧元宵|上海C語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相傳元宵節始於秦朝,後來漢文帝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通常人們講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就過完了,所以大家都戀戀不捨地抓住「年」的尾巴大鬧元宵節,然後才全心全意投入到新一年的日常生活中。
地圖上的秦嶺——淮河一線把中國分成了南北兩部分,不同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和人文歷史造就了南北文化差異,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元宵節飲食習慣與文化。
公司的同事們來自天南地北,公眾假期結束後已紛紛從家鄉返回上海。來自哈爾濱的同事說,他們元宵節吃的還是餃子而非湯圓,北方人的餃子是慶祝所有節日的「萬用」食物;山東同事說他們吃的就叫元宵,是和湯圓類似的糯米團,先把餡做好,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然後和糯米粉一起放在一個叫「簸箕」的東西上,讓餡和糯米不停的滾動撞擊,就會變成一個個的「滾元宵」。
上海同事推薦當地特色擂沙湯圓,以大紅袍赤豆煮熟磨細,將帶餡湯圓煮熟,外滾豆沙而成,形美色艷,豆香宜人;福建同事說,最好吃的湯圓為其家鄉的豬肉餡鹹湯圓,多食不膩;四川同事驕傲地指,全國人民在四川火鍋店餐後吃的甜品——酒釀丸子就是他們的湯圓啦。寧波同事沒有硬銷,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他們的豬油黑芝麻可是非遺噢。的確如此,全世界華人地區最廣為流行的就是寧波湯圓。
你也許聽說過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因為在古代,平日足不出戶的女子,可在這天出門賞燈,為當時的青年男女提供了相遇的機會,所以元宵絕對是個充滿浪漫氣息的日子。元宵節除了賞燈和猜燈謎這種南北統一的節慶活動,北方有逛廟會,吃糖葫蘆,放煙花,踩高蹺,南方還有福建的跳火海,以及廣東和香港最為出名的舞龍舞獅等等。身在上海的我,決定今晚就去豫園與人山人海一起賞燈。
Christine 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