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香港漁港文化--曬家艇 | 猛料阿Sir講古
香港與漁民有千絲萬縷關係,香港名字都是由漁民而來,所以英文譯名是漁民口音「康HONG港」而非粵音「香HEUNG港」;林村許願樹拋寶碟也是源於大埔住家木艇漁民防火的意識,把祭祀用過的金銀衣紙及符咒拋上樹上代替燃燒。
以往香港幾乎每區都有漁民聚居及晚上可見漁火點點。漁民一家大小都住在同一條船上,出海捕魚之外,不論煮飯、娛樂、工作、吃飯和睡覺等都在船上,因大量漁民聚居在一起,逐漸形成一個別具特色的自給自足水上小社區,一般衣食住行日用品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如賣粥品粉麵的粥粉艇、賣食水的水艇、賣蔬果的生果艇、雜貨艇、宴會廳船等,更有「另類」經營的賭艇和花艇。但隨填海,市區發展和漁民生活改善搬了上岸,大部分的漁民聚居地銅鑼灣、筲箕灣、大埔、鯉魚門、西貢和黃竹坑涌尾等的漁民小社區都消失於無形。
現時可算是保存得較完整的只有香港仔,但事實上已瀕臨消失邊緣,如不及時保育這僅存的漁民文化,相信於不久的將來亦隨發展,例如起動南區,而消逝。
有見及此,香港仔原居漁民自發保育其獨有的文化及生活方式,為了讓更多人認識這香港固有文化,他們近期在香港仔海旁設了一個「Pier 6」。介紹漁民過往的生活方式,又舉辦文化旅遊,供遊客和本地學生等團體多了解香港獨有的漁民文化。
當中包括在香港仔避風塘乘坐傳統木舢板穿梭於漁船和浮動房屋,認識及參觀漁民「曬(住)家艇」,曬家艇始於70年代,很多漁民富裕起來,一些搬了上岸,但有些仍留在船上,把他們簡單的木艇升級為曬家艇,艇多是固定不動排列在避風塘內,男人隨漁船出海捕魚,婦女在艇上看管孩子和照顧長者,有空時會幫手修補漁網和捕魚工具等,更兼顧曬鹹魚,蝦乾和魷魚等海產工作。
又可順道遊覽漁民守護神天后和洪聖古廟等,及認識朱大仙水面醮和天后、洪聖誕。不可不提漁民當中很多是信奉耶教的,聖神修院屹立在山上,水上傳教士很早已在其中傳福音,天主耶穌亦和其他神祇活在其中。
最特色還是很多是岸上人不認識的,大家可透過沉浸式體驗,感受快要消失的水上人衣食住行生活,更可吃一頓豐富的漁民餐或簡簡單單別具風味的真真正正「艇仔粉」。
何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