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PTU咖喱——走出訓練營 | 猛料阿Sir講古

  1941年聖誕節,日本人侵略香港,開始香港3年零9個月的黑暗歲月,警隊解散,洋人警察被拘禁,很多華人警察離港回鄉避難,印度警察和少數華人警察被日本佔領軍改編為「憲查(日佔時期警察)」。港人財產被掠奪運往日本,本地習俗和文化被清洗。1945年日本投降,英軍搶先返回香港,經一年多軍政府統治後,曾於新加坡當警察隊長及於日本佔領時被囚禁的蘇格蘭人麥景陶(Duncan William Macintosh被派到香港從軍政府接掌警隊,一切從零開始。

  除很少數在日本統治時幸存的警察返回警署,警隊重新招募警察,二戰時為日本人「出力」統治香港的印度籍警察被解甲及遣送回國,自始不再從印度招募警察,而改在新獨立的巴基斯坦招募,一批又一批巴籍警察與從內地來港的北方人警察成為香港警隊二戰後重建的主要生力軍,但他們都是最低級的員佐級(警員和警長)人員,而主要領導層警官(督察或以上)都是從英國或英聯邦招募回來的洋人。

  巴籍人員因言語不通,難與本地人溝通,最初是被安排到偏僻新界地方駐守,在粉嶺更興建宿舍供他們居住,慢慢便形成一個巴人小社區,他們的飲食習慣與本地人不同,食物加入咖喱烹煮是他們的主食,更是一大特色。

  警察訓練營(PTU)機動部隊(藍帽子的前身)因50年代的暴動而於1958年於粉嶺舊軍營創立,是一設有簡陋營房及可長時間應付曠日持久暴動的訓練機地,內設一大廚房,由一隊警察充當全職廚師,供應員佐級「大鑊飯」型的食堂,而警官則設一警官餐廳,提供美酒、西餐及每星期都有咖喱餐。

  而早期的咖喱主要是從新界車房巴基斯坦警察食堂購回,但口味始終未能迎合那些洋警官,主要原因是成本的考慮及他們的肉類和煮法有很多禁忌,又未能用上最好的材料。PTU華人廚師開始反覆研究改良咖喱的做法,不計成本及用上附近新界出產在聯和墟售賣的新鮮蔬果及肉類,更在PTU栽種香草,根據在不同時期來自世界各地的警官和軍官口味加以改良,研製出自成一派的咖喱,稱為「PTU咖喱」。因向外開放,一直都是在PTU工作的警官和獲邀到警官餐廳的賓客才有機會享用。

  直至八十年代中後期,警署警長郭湧慶(阿郭)為PTU中西餐主管,他於90年代退休後把PTU咖喱及芝士蛋糕帶入本地餐飲業,在深水埗開設第一間「呀郭咖喱」店,直至2005年左右,因租金及其他原因而結業。

  而PTU咖喱亦於不同時期隨離港和外訪警官帶到世界不同角落;在香港,亦有多位曾於PTU警官餐廳煮咖喱的警察廚師仿效阿郭做法在退休後,於本地開設咖喱店,以售賣PTU咖喱為主。

  PTU咖喱不但口味獨特,更加是香港華、洋和巴人的雜處歷史文化美食。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