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 - 中醫養生學(三) | 輕鬆養生

  沐浴俗稱洗澡,在古時「沐」指洗髮,「浴」指洗身,現合為一詞。最早期洗浴是一種禮儀,一種社會文明來共同遵守,譬如上朝、謁見、會客等,都先要焚香洗浴,以表示虔誠和尊敬。隨着洗浴成為個人清潔衞生的重要內容,亦漸漸成為享樂保健用途,發展出各種洗浴方式,諸如蒸氣浴、溫泉浴、冷水浴、藥浴等等。古人發現不同的浴身方式,對人體某些疾病會有效療,分別起到發汗解表、祛風除濕、行氣活血、舒筋活絡、調和陰陽、振奮精神的作用。日常沐浴運用得宜就有保健作用。一般來說,溫水浴(36至38°C)能通過減緩內臟功能而鎮靜或安撫人體,有助鬆弛肌肉和緊張焦慮狀態,具有催眠作用。如果你希望振奮精神,祛除疲勞和煩悶,可先來一個溫水浴,然後再以冷水淋身,低溫令人頭腦清醒,產生活動的欲望。吃飯前後30分鐘內不適合沐浴。水溫不宜太熱,古人主張要溫度適體,高溫令腠理開泄,耗傷津氣。如長時間浸泡在熱水中,會使全身體表血管擴張,心臟腦部血流量減少,發生缺氧甚至暈厥。

  中醫認為冷水浴能緊固皮膚腠理,增強御邪祛病能力。不僅對皮膚起刺激作用,通過全身血管的舒縮活動,對神經、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更有良性刺激作用。冷水浴時,神經系統會調動全身來抵禦寒冷,心跳加快、呼吸加深、血流加速、血壓升高,使整體代謝增強。冷水浴可消除疲勞,改善失眠、頭痛、神經衰弱,預防心血管疾病。長期堅持冷水浴鍛煉,可以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對外界溫度變化的適應力,有助防治感冒、咽喉炎、過敏症等。在進行冷水浴的同時,用力搓揉及按摩皮膚,促進皮質分泌,使皮膚柔潤光滑而富彈性。

  水溫控制:開始時應從34至36°C,逐漸下降至16至18°C,再嘗試以自來水自然溫度,最後降至不低於4°C。這樣循序漸進,使身體有適應階段。

  從夏至冬:冷水浴應從夏天開始,中間不要間斷,一直堅持到冬天。

  冷水浴禁忌:嚴重病患者、慢性病患者、月經期、孕產婦、酒後、空腹、飯後、劇烈運動後。下星期跟大家談談另一類養生藥浴方法。

   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國家級保健營養師,學貫中西的大愛醫者。

小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