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榕榕(Ruby) - Fast Fashion的震撼彈 | 榕榕細語

  快速時裝Fast Fashion的興起於環保層面向來存在爭議,儘管各界一直以來都有採取不同方法以化解問題,但在力度上又是否符合大眾預期?最近,歐洲各國政府就積極推動一系列措施,措施可說是針對快速時裝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營銷策略而設,就對社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開展稅項徵收,並在今個星期一(6月17日)的歐盟理事會峰會上達成了共識,列入歐盟垃圾預防和管理規則的修訂內容中。這意味着相關企業需要按比例支付收集、分類、運輸和處理服裝及鞋類廢棄物費用,而費用將根據產品的耐用度和生產過程對環境影響等因素作調整。

  快速時裝靠着低廉價格和加快款式轉換周期的銷售模式,吸引消費者無太大負擔之下大量入手,但換個角度是變相鼓勵人們過度消費,因而導致產生更多棄置廢物。在現時大家想盡辦法源頭減廢,為保護環境出一分力的大前提底下,快速時裝無疑是跟這理念背道而馳。

  近年ESG大行其道,ESG是指Environment(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及Governance(公司治理),於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首次提出,被視為評估企業經營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獲得客戶與投資人信任的基礎。在時裝界而言,ESG當中「環境保護」一環,不少品牌已響應轉用環保物料以減少對環境的破壞,但在「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兩方面,快速時裝文化的根基便相對較弱。好幾年前甚至有大型品牌在聘請實習生時不付他們任何薪金,後來有人為此發聲,指出不應因為他們是學生身份當上實習生就剝削應有權益,問題才開始獲關注。

  經營一盤生意,賺取利潤固然重要,畢竟這是投資的一種,總不能像非牟利機構般營運。但在現今講求ESG的大環境下,企業還需要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方面多作努力,方可達致可持續健康發展。

馮榕榕(Ruby)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