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 Li - 花花世界 | 上海C語

  在香港,旺角的花墟是買花的首選之地,而喜愛「花開富貴」的香港人也催生了各區各式各樣的年宵花市。我的一個朋友也因為喜歡花而在花墟附近置業,而我只是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光顧花店的俗人。

  來了上海後,發現上海人也超愛鮮花,辦公室裏除了公司擺放的大葉綠植,還有同事們經常一起團購的鮮花——豐滿的繡球,富貴的牡丹,傲嬌的蘭花,各種顏色的玫瑰,還有其他不知道名字的百花齊放,讓沉悶的辦公室瞬間靈動起來,生機勃勃。一問價錢,真的是物有所值,一大束花才20塊,怪不得天天浪漫滿屋。

  在香港辦公室裏,有花的日子不是有人生日就是在情人節期間。因為香港的花多數是進口,就算來自內地,疊加了運費,價格還是比較貴,非普通OL的日常消費品。最近由亦舒原著改編的劇集「玫瑰人生」在內地爆火,愛花又懂生活的白富美女主角黃玫瑰用30塊錢買花,卻被孤寒的奶奶嫌棄唔識慳家,之後再經過花檔時也只能駐足欣賞一下而無奈離開,令人唏噓。

  黃玫瑰想買而不能買花的情節反而激起了我買花的欲望,雖然團購的鮮花便宜,但始終網購不是我杯茶,尤其是買花,還是喜歡自己挑挑選選,搭配在一起成為一個藝術品的成功感。上周末閒來無事,約了朋友去新天地湖邊喝茶,驚喜地發現太平湖邊的綠地已經化身綠野仙蹤般的花花世界,在炎炎夏日中宛如散發清香的綠洲。「農夫有花頭」的集市名字既體現了鮮花綠植都是上海近郊花農直供,又有上海話「有花頭」的諧音梗,很有心思。

  朋友告訴我其實新天地附近的東台路以前就是上海著名的花鳥市場。他們兒時記憶中擺滿鮮花綠植的過道和清亮的鳥鳴聲,隨花鳥市場逐步搬離市區,就像是老舊電視機裏的畫面一樣,被蒙上了一層懷舊的濾鏡,讓人欲罷不能。「花多漸欲迷人眼」,我和朋友捨棄喝茶,在這花花世界中游走,挑來選去,雖然花了一下午時間,但是懷抱鮮花滿載而歸的喜悅讓原本平淡的午後突然之間綻放光芒。現在想來,我終於明白為甚麼香港那個朋友特登搬去旺角與花墟比鄰而居了。

Christine Li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