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內地金融業過緊日子(三) | 北漂見聞
筆者上周專欄曾提到,在「過緊日子」的大環境下,內地金融業的發展邏輯與金融文化正在重構。其中的核心是金融業要聚焦服務實體經濟的主業、回歸本源;同時,金融機構要講求「政治性」、「人民性」,不再崇尚資本利益最大化,而是更強化普惠性,由追求「高回報」向追求「合理回報」轉變。
為配合上述要求,除降薪之外,踏入2024下半年,國有金融機構陸續出現「反向討薪」潮,即僱主要求僱員退還此前收到的薪酬,包括底薪、獎金及花紅等。自7月以來,市場陸續傳出國企系公募基金(mutual funds)公司啟動「討薪」,自2022年起年收入超過3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高管和基金經理,退回超出300萬元以上部分。以基金經理年薪動輒300萬至500萬元,甚至不少超過1000萬元的水平推算,這對於公募基金從業者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金融行業的退薪潮,體現了當局的深刻用意。2023年初,中紀委網站刊發了一篇題為《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的文章,首次提出金融行業要堅決摒棄「例外論」、「特殊性」、「優越性」等錯誤論調,要破除「金融精英論」、「唯金錢論」等錯誤思想,成為隨後的一系列緊縮措施的鋪墊。
不過對此亦有市場人士質疑,上述僱主反向討薪的做法,如員工不存在違法、違規、違紀情形,缺乏法理依據。另外,一刀切的退薪,對業績表現優秀的基金經理亦不公平,或將引發離職潮,不利於從業人員的汰弱留強。無論如何,金融行業的薪酬格局亦將發生重大變化,已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