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香港金融科技實力獲「認證」 | 安業興邦

英國智庫Z/Yen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自2007年起,每年3月和9月都會發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報告,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寒暑表」;翌年,美國《時代》周刊把紐約、倫敦、香港並列,還發明了一個新詞「Nylonkong」,從此「紐倫港」就成了金融中心的代名詞。在最新一期GFCI報告中,香港時隔兩年重回「紐倫港」地位,亞洲位居第一,絕非偶然,而是香港金融業根基雄厚,而且多年來不斷革新求變、自我進步的成果。

  本來,天有陰晴月有圓缺,排名上落司空見慣,毋須過於在意,但今次所折射出的現象確實很有意思。首先,此次最新的排名是國際社會對香港獨特地位和優勢,以及「一國兩制」發展前景投下的又一張信任票,所謂的「國際金融中心遺址」論不攻自破。另外,就是「認證」了本港金融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傑出表現。

重回「紐倫港」地位

  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業素來各有所長,獅城外匯業務勢頭不俗,但香港在其他多個方面都表現卓越,尤其在上市公司的數目、市值和日均成交量,以至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可謂優勢盡顯。如今連金融科技一環也追上來了,在GFCI報告中,香港不僅大升5位,躍居前十大,分數還與新加坡大幅拉近了12分,僅差一分就平手。決戰亞洲金融之巔,香港再拔頭籌,金融科技發展迅速功不可沒。

  金融科技(不少人簡稱Fintech,financial technology的縮寫),一般涵蓋人工智能、區塊鏈、雲端運算和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應用層面遍及支付、結算交收、存款、保險、投資管理、借貸及集資等。為了迎接這個世界大潮流,金管局早於2017年就推出七項推動智慧銀行的舉措,並於2021年公布「金融科技2025」策略,全方位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發展。

  以虛擬銀行為例,截至2023年底,8間虛銀存款客戶共達220萬名,平均每3至4個市民就有一個,更重要的是,虛銀的誕生成功推動傳統銀行發展fintech,逐步打破銀行間的壁壘,今天不論企業或個人跨行轉帳,成本和需時都大幅降低,讓理財變得更為方便。

  創新技術應用方面,更是百花齊放,一日千里,例如現在本港保險業已經開始用AI處理保單,以創造無縫、高效的保險生態系統,以前投保、理賠都要填大堆文件,審核又耗時,以後則變到像在汽水機買罐可樂般簡單方便。金管局去年8月報告指,香港三分之一零售銀行已經採用了保險科技,預計到2025年會覆蓋所有零售銀行。

  科技是現今經濟主要動力源,香港金融科技繼續向前發展,更有利於深化與內地互聯互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甚至有力更上層樓。

曾安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