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 | 品味好生活
到西九故宮博物館看最新的展覽「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中法文化原來在17、18世紀的交流成就很多精品。
清朝康熙時期重視歐洲科學,中法外交亦由科學開始。展覽有多件由法國傳入紫禁城的科學珍品,如南懷仁款渾儀、盤式手搖計算器、黑漆彩繪鐘等,其中一座可以播放音樂的洋式時鐘竟然是在廣州製造,除了金碧輝煌之外,鐘身兩側以色彩鮮艷的幾何紋飾琺瑯片裝飾,可見當時的設計深受法國影響,亦受皇家喜愛。
富有中國色彩工藝品在當時的法國也很流行。在一套3件的蛋形瓶上,可以看到很多彩繪中國人物的日常生活,非常精細,在法國製造,彩繪師也是法國人,現存於凡爾賽宮。
展區「清宮裏的法國畫家」也很特別。法國耶穌會士來到中國傳教,有些會留在清宮廷服務。其中王致誠(Jean-Denis Attiret)逗留了30多年,並學習中國繪畫,他善於畫馬,他的代表作也有展出,一頭較西方寫實的駿馬英姿勃勃,但背景卻是中國山水畫風格。
近150件展品主要來自故宮博物院和凡爾賽宮,類型多元,涵蓋科學、藝術、工藝、文學等,可以一次過看到中法珍品,非常難得。
張諾
清代銅鍍金轉花變字水法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