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安業 - 京港全民醫養大健康 | 安業興邦
AI專家預測,人工智能將在2032年後研發出長春不老秘方,讓人類壽命延長至500歲。這則大膽預言會否成真,我們只能拭目以待,但若說科技加醫療擁有巨大潛力,甚至是促進人類福祉的其中一把鑰匙,相信沒有人會反對。
香港的醫學科技水平一直位列世界前沿,由早年器官移植技術的突破、腹腔鏡手術的引入,到今日運用人工智能分析胸部X光片、AI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全都成為病人的福音、同業的先驅。正如科技突破的關鍵在於遠大視野和信念,如果香港醫療的觸手能夠伸延至人民生活質素日益提升的內地,不僅產業可以進一步發揚光大,還可助力國家提升醫藥衞生體系,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貢獻,達致雙贏。
因着這份信念,我上星期到北京參加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就再度提出了關於京港深度合作、推動全民醫養大健康的提案,具體提出「用好開放試點,支持港資辦醫」、「引入香港經驗,建設家庭醫生服務圈」,以及「加強科技賦能,提升養老服務素質」等全新建議,希望擁有首都優勢的北京與擁有一國兩制優勢的香港互補所長,成為人民健康的強力後盾。
事實上,這已是我連續第二年在北京市政協會議上提案推動深化京港醫療合作,而過去一年我亦親眼見證首都醫療服務的不斷優化,尤其在培訓和科技方面更是長足發展。就以醫療服務訊息化改造為例,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覆蓋約300間大醫院,市民一個小程序就能統一掛多間醫院的號,而且掛號、取號、交費等全都能在線上辦理,方便快捷。北京醫養發展既已走在發展的道路上,下一個階段性目標就是如何進一步推動提升醫養水平,而「香港經驗」正好大派用場。
盼用好開放試點 支持港資辦醫
正如我在提案和政協會議專題座談會發言中所指出,首先要利用好國家《關於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鼓勵支持港資來京辦各級醫療機構,從而引入已在港取得一定運用經驗的醫療科技、人工智能技術,就可以為北京市民提供更多樣化的醫療服務,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有效與基層醫療服務對接。
此外,京港相關部門可研究設立「綠色通道」,允許合資格並已在香港養老機構試用的醫養創新科技,於北京指定養老機構試點應用,既有助兩地推動醫學科技領域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的創新研發,也為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更多工具和手段。
不難想像,京港醫療合作將是一場共利共贏的探戈,首都與特區相得益彰,既是國家政策優勢的範本,亦是香港專業領域「走出去」的又一成功例子。
曾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