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紀豪 - 深圳半世紀 | 無名指

  近日傳媒都報道港人北上辦年貨,主打價錢平選擇多。我上星期去深圳看展覽,就見到不少人滿載而歸,排場讓我想起80年代港人把物資大包小包帶回鄉。風水輪流轉,現在倒過來要從內地搬東西回香港。

  今日深圳市風光無限,其歷史卻未夠50年,改革開放前她還叫寶安縣,深圳只是羅湖附近一小片地方,相信曾經是塊耕地,因為「圳」字就是農田旁邊的水溝。現今寶安反成了深圳一個行政區,「大深圳」概念更擴展至東莞和惠州部分地區。最近在香港還有「小深圳」概念,指沙田和將軍澳有不少內地餐飲品牌進駐,其實這些連鎖食肆不一定來自深圳,但都是港人北上常去的店。

  深圳也叫鵬城,「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連半個世紀歷史都沒有的這座城,憑甚麼一飛沖天呢?國家政策扶持當然是主因,但要抓緊這些機遇,還是要看人。99%的「深圳人」都不是原住民,這些外地人不遠千里而來,就是為了賺錢,而且有很多甚至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在我看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狼性,你看電視劇《繁花》來自深圳的李李和強總,一正一邪都帶着獵食本能,李李甚至每天把獸性穿在身上。

  深圳也有她的硬傷,這座城沒有靈魂。我是廣東人,卻從不覺得深圳是家鄉,80年代還會聽到在路邊有人講廣府話或客家話,現在只有商店售貨員會說「白話」。這個「打造」出來而非「發展」出來的城市沒有自己的文化,她甚至失去了原來廣東/客家的身份。

譚紀豪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