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欣 - 文物與食物 | 查乜料

  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當紫禁城遇上凡爾賽宮」展覽,見圖中的「菊花紋壺」,似曾相識,不就是之前在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那個?事實並非。

  原來台灣的「菊花紋方壺」是康熙年代用銅胎製作,香港的是後來乾隆下令用金胎和琺瑯複製成的「菊花紋壺」,這對菊花壺姊妹,穿越時空在香港和台灣展姿彩。

  無獨有偶,香港故宮與法國宮廷御用名店香港Dalloyau合作,將當年中法文物化身成精緻下午茶糕點;台灣故宮則與台北晶華酒店國際集團的「故宮晶華」聯成,將展品幻化成「故宮摺膳小滿漢」。

  「翠玉白菜」是台灣故宮鎮館之寶,原件在永和宮中陳設,白菜與蟲,寓意多子,有指是光緒瑾妃的嫁妝。大廚用紹菜菜心製成翠玉白菜,蝦米代替菜蟲,維肖維妙,形神俱備,經理示範在菜頭𠝹一刀,將紹菜打開變成一朵花,視覺味蕾同享受。

  「肉形石」是東坡肉形狀的玉石,雍正至愛,經常把玩,御用玉匠加上毛孔令其與東坡肉真假難辨,成為台北故宮另一鎮館寶。大廚百分百仿製原件炮製「故宮肉形石」,幾可亂真,因知我豬肉敏感,便用冬瓜代替豚肉,非常用心,同樣美味。

  「弦紋鼎佛跳牆」,以陶瓷容器代替青銅國寶級文物「毛公鼎」上桌,果然是「佛聞棄禪跳牆來」,不負「佛跳牆」之名。

  小滿漢其他美饌:紅袍脆皮豬、酒香烏魚子、黃金蜆豆腐、煎封馬頭魚、什香如意菜、香苗藏鳳袖、甜品:多寶格御點集、墨戲仙草都相當出色。

查小欣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