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新 - 九龍寨城——潘靈卓「追龍」 | 猛料阿Sir講古

  九龍寨城/城寨,中國政府與英國政府於1987年達成清拆協議,至1989年分期進行調遷,除少數寨民接受特惠賠償,大多遷入觀塘佐敦谷彩霞邨。整座九龍寨城於1994年被完全拆毀,只留下一個九龍寨城公園及一些文物。清拆30年來,人們幾乎完全忘記這片曾經是烏煙瘴氣歷史遺留下來神秘之地。近期一套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Twilight of the Warriors: Walled In)使寨城「復活」,事實上即使是老一輩港人,曾經進入過這片神秘之地亦不多,電影戲劇化加上豐富想象重塑昔日寨城生活點滴,不但電影賣座,寨城場景也受歡迎,電影雖已落畫,重新打造的寨城電影場景繼續在不同地方包括機場和商場展覽。

  月前與鄭寶鴻先生一起主持了一個網上訪談節目名為【一本|會客室】《香港警察軼事趣聞——九龍寨城日與夜》,也非常受歡迎,亦引起不同討論,特別是所謂的「三不管」 ,值得商榷。

  「寨城」在不同時期都是「有人管的」,只是在不同時期不同組合而成的「地下政府」,黑社會則從不缺席,不同時期由不同「堂口(幫派)」揸弗,背後由貪腐的政府人員,早期更有國民黨軍人撐腰。而香港廉政公署1974年成立後,情況有很大改變,因貪腐的政府人員包括最大背後權力的洋人政府高層退場,真空由不同的堂口爭奪及填補,為防止腥風血雨,警務處更特別為寨城成立「巡城隊」,在表面看似沒有法律根據地執行職務,制衡地下力量,只容許一些不太影響民生而有能力自我管理而不會出大亂子的商業活動繼續,包括無牌醫生和食物工場等,而非法活動包括售賣香(狗)肉、白粉、紅丸和賣淫等則不可再「明買明賣」,這種彈性執法手段也是前線警察在「上不用有政策、隻眼開隻眼閉、下則有對策」情況下所採用。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寨城公園內,為紀念和表揚對此地有貢獻的人,特別立石為記,中文更推崇稱為「峰」的「劉知三峰Lau Chi Sham Rock」、「鄺日修峰Kwong Yat Sau Rock」、「韋倫峰Willans Rock」和今次所談的「潘靈卓峰Jackie Pullinger Rock」,潘靈卓是來自英國的傳教士,人稱潘小姐,1966年22歲時獨自一人從英國乘船到港,香港移民官員登船見她攜帶的金錢不夠3天用,幾乎把他遣返英國,幸得她媽媽認識一位警察,靠這影響力(撻朵)才獲登岸。最初在寨城教英文,後開始戒毒和青少年工作,幫助吸毒者、露宿者、妓女和窮人,創立青年中心和幸福營等。她見證這裡「黑暗中的日與夜」,感動黑社會頭目由最初騷擾她的服務到最後保護及支援其工作等,很多都收錄在一本名為《Chasing The Dragon》的書,中文譯本《追龍》,已到第11版,是了解寨城必讀,在銅鑼灣公理堂基道書樓可找到。

何明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