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藝術養分 | 鏞融芯語

  今年,香港藝術3月強勢回歸,為藝術愛好者帶來無限驚喜與選擇。Art Basel、Art Central、ComplexCon等大型藝術展覽相繼登場,讓城中瀰漫着創意無限的藝術氛圍。

  其中最矚目的當屬一年一度的Art Basel。上周三,我趁貴賓預展首日去走了一轉。本屆香港Art Basel匯聚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240間藝廊,呈現藝術新銳與著名藝術家的精彩創作,讓觀眾得以細心欣賞別具特色的大型裝置、畫作、雕塑、數碼藝術及表演藝術等。

  6大主題展區讓參觀者彷彿穿梭於當代藝術叢林中,從巨型裝置、數碼藝術、新銳創作到大師經典,令人目不暇給。潮流愛好者亦可前往展覽館內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的「Kaikai Kiki」展位,欣賞一系列潮流藝術家作品。我亦趁機與近期走紅的Labubu油畫打卡留念。

  隨後,我直奔好友Henrietta方由美術(Galerie Ora-Ora)的展位。當走近時,第一眼便被一座坐在白色柱體上的孩子雕塑所吸引。這件名為「Top Dog孩子王,2025」的作品出自中國當代藝術家黃玉龍之手,以珍貴的金絲楠木製作。作為當代雕塑藝術的代表人物,黃玉龍今年更攜同26件巨型雕塑作品重返香港。這場獨一無二的戶外展覽,於中環香港海濱的香港摩天輪及AIA Vitality公園展出,以其標誌性的戴帽人物凝望天空的雕塑,歌頌樂觀、青春與未來。

  接着當然要欣賞一下老友建築師兼藝術家William  Lim的畫作,他用色大膽,筆下的獅子山充滿本土情懷。同場還有多件出色的雕塑與繪畫作品,展現香港藝術的獨特魅力。

  當我轉身走向外牆時,發現了一件極具特色的掛牆藝術裝置。作品名為《F(ear)and G(reed)》(2025),出自本地當代藝術家朱力行(Henry Chu)之手。Henry善於將音樂、科技與數據融合於互動數碼藝術中,創造引人入勝的視覺體驗。

  Henry現場解說,令我更加理解《F(ear)and G(reed)》這件作品的精妙之處——它將加密貨幣市場的即時波動,轉化為生成式的大提琴音樂與視覺呈現,探討數碼時代中恐懼與貪婪這兩種對立情感。這是Henry與作曲家Lewis Chung的合作成果,他們根據比特幣價格走勢,創作了一首分為十個部分的樂曲,每個部分對應不同的市場情緒階段。透過大提琴家Kevin Lam富有張力的演奏,作品直指人性在面對市場波動時的深層掙扎,讓觀眾在音樂中感受到市場情緒脈動與波動間的微妙關係。

  在這個數碼化的時代,藝術融入電子元素,變得更加多元有趣。我忍不住打趣,Henry的作品結合藝術、音樂與金融,真是非常適合在我們即將開幕的會員制藝術空間展出呢!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