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百善孝為先 | 鏞融芯語

  剛剛過去的清明節,不少孝子賢孫慎終追遠於先人墓前。作為華人社會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清明不僅承載着對逝者的追思,更彰顯了「孝為德之本」的文化精髓。

  月前,我參加了一個以「孝」為主題的Entrepreneurs' Organization(EO)活動。活動主辦人Michael是汕尾人,他的父親是我稱呼為Uncle的一位鏞記老主顧。坦白說,最初吸引我參與活動的是有人能安排當地美食,但這趟旅程卻讓我深入體驗了潮汕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獨特文化。

  潮汕地區作為廣東省著名的美食之鄉,除了大家熟知的潮州魚蛋、煎蠔餅、滷水鵝片和工夫茶外,還有菜茶、鹹菜以及粿品等較少為人知的美食。此行我們更有機會在蠔田現場品嘗鮮蠔和海膽,同時欣賞到甲子英歌舞及汕尾漁歌等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人大開眼界。

  然而,全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主辦人安排的家族祠堂參觀。當身邊的親友紛紛前往海外購置物業,或在歐洲買酒莊時,我的Uncle卻選擇反其道而行,回到汕尾老家,耗時五年修建祠堂。祠堂中的建築、石刻、潮州木雕和嵌瓷工藝堪稱精湛考究,處處彰顯他對家族傳承的熱忱與堅持。

  當日的活動晚宴,請到劉琴琴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孝道文化與潮汕商人成功之道」。「孝」字在甲骨文中已呈現雛形,描繪小孩托扶老人的形象,從古至今「孝」字始終保持着「上老下小」的結構,象徵長幼有序、尊老敬賢的家庭倫理。

  潮汕地區濃厚的家族觀念與孝道文化中「光宗耀祖」的思想高度契合,促使潮汕商人將家族利益置於首位,如「東方猶太人」般致力於家族與企業的共同繁榮。當地祠堂遍布各鄉鎮村居,不僅是祭祀先祖的場所,更是維繫宗族團結的重要橋樑。

  孝道文化強調誠信為本,這與潮汕商人義利並舉的經營理念不謀而合。同時,「勤儉持家」的理念已深深扎根於潮汕人心中,成為他們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精神動力。這些文化基因塑造了潮汕商人獨特的商業理念和經營方式,使他們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李嘉誠、馬化騰、林百欣等商業奇才,都是潮汕商人的傑出代表。

  潮汕商人的成功不僅是家族的榮耀,更是對社會的貢獻。他們將孝道精神從家族層面延伸至社會層面,關注社會,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行,讓我更深入認識何謂「百善孝為先」的道理,也體會到傳統美德在現代社會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