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蕎因 - 袋鼠跑掉了 | 鏞融芯語

  本港經濟反覆市場多變,近年不時總有些熟悉的招牌悄然消失,但當聽到外賣平台Deliveroo(戶戶送)宣布退出香港市場時,那種遺憾及失落感尤為強烈——這不僅意味着一個合作近8年的商業夥伴離場,更像是一位懂得品味的食客從此缺席。

  香港外賣平台市場始於10年前,當時崛起的3大平台各具特色。Foodpanda以選擇多元取勝,Uber Eats已於兩年前退場,而來自英國的Deliveroo則開創獨特的經營模式。回想起疫情期間,由於社交距離、限聚令、多項封鎖措施和餐廳關閉,許多人都被困家中,亦改變了個人消費模式。外賣平台的使用率在這期間大幅增加,成為餐飲業的重要支柱。

  早在疫情前,我們就因為服務理念高度契合,選擇了Deliveroo作為合作夥伴。Deliveroo精選高端餐廳,靠著送貨區域廣,服務佳等優勢,培養了一批追求用餐體驗的忠實客戶,而對餐廳來說,這是一個「單價高、捨得食」的平台,有重視品質及消費力較高的客戶群,能維持固定「大單」。

  隨着Keeta兩年前正式打入香港,外賣市場掀起一場價格革命。Keeta以「免運費」、「6折優惠」等激進策略迅速擴張,徹底改變了市場生態。在這種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堅持品質路線的Deliveroo逐漸失去優勢,最終選擇退出香港市場。如今市場形成雙雄對峙局面,令人憂慮的不僅是競爭減少可能導致的市場壟斷風險,更是市場多樣性的逐漸消失。

  當前經濟環境催生「降級消費」模式,消費者從注重品質轉向追求折扣,這種心態不僅體現在網購平台拼多多的崛起,也迅速影響到了餐飲業。身邊同事點外賣時,往往花費大量時間比較各平台優惠,200元的特價北京填鴨比食材品質更受關注,半價後僅需25元一杯的咖啡更是大家近日的必點飲品。這種消費模式的轉變,逼使酒店及餐廳紛紛參與鬥平的價格戰,高達30至50%的折扣力度,令從業者的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作為一間重視食物品質的餐廳,我們面臨如何在激烈的價格戰中自處的困境。一方面,無法像高端餐廳那樣只服務於極少數的高消費群體,另一方面,也不想犧牲食材品質來加入價格競爭的行列。這種「不上不下」的處境,與Deliveroo在Keeta和Foodpanda之間的困境何其相似。

  在這場「紅海」競爭中,試圖在中間路線求生存的餐廳,往往在價格與品質間掙扎求存,處境最為艱難。短期來看,消費者當然是直接受益的一群,但若這種趨勢持續下去,香港餐飲市場很可能會出現兩極分化:一端是價格低廉但品質一般的大眾餐廳,另一端是高端奢華但客群稀少的精品餐廳,堅持品質卻價格中至中高的餐廳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Deliveroo的離場,象徵香港外賣市場格局轉變,也預示餐飲業正面臨的更大挑戰。雖然前路艱難,但我始終相信,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品質始終是餐飲業立足的根本。這場生存的較量,同時也該是業界及市場對香港餐飲文化未來走向的集體思考。

鏞記酒家行政總裁
甘蕎因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