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新 - 「智駕」迷思(一) | 北漂見聞

內地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在港上市的智能手機及消費類電子產品生產商小米集團(1810),亦於2021年高調宣布進軍該領域,其於2024年推出的首款智能汽車「SU7」,更是過去一年的市場焦點。然而該款車近期接連發生兩宗起火的交通事故,引發市場對小米的信任危機。
尤其是在3月29日發生的車禍,據小米官方公布,事發前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車輛正處於智慧輔助駕駛(以下簡稱「智駕」)狀態,遇到道路維修需改道至對側逆線行車,但智駕系統偵測到異常,緊急減速後隨即退出,將車輛控制權交返給司機。
最終導致車毀人亡的原因仍在調查中,但這卻無法阻止市場對小米以至其他電動汽車廠商的智駕系統提出質疑:潛在意外即將出現的「電光火石」間, 智駕的急速退出,究竟是保護了駕駛者,還是加劇了事故的發生?
筆者身邊一名智能汽車車主朋友的分享,印證了上述迷思。據其表示,平時在深圳揸車用開智駕系統,對相關輔助駕駛功能頗為信任,因為能幫助減輕疲勞,但近日一次駕駛過程中,遇到隔離車輛未打燈就強行變現扒頭時,智駕功能突然退出,提醒司機接管車輛,讓其措手不及。
這也讓其對所謂智駕的邏輯有些不解:似乎只能在路況好、車流平穩的時候用,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要應變時就會突然退出,留給人類「揹禍」。若司機此時剛好分神或反應不及,悲劇可能就發生。由此可見,儘管如今人工智能已非常先進,但目前階段的智駕仍不可完全依賴,否則很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北京拼搏港青
朱小新
最Hit
中年好聲音3丨5強名單疑似曝光人氣歌手傳出局?頂頭大熱黃博被睇高一線撰千字文有暗示
2025-04-15 20:33 HKT
41歲女星宣布離婚結束8年童話式婚姻 被目擊「跛腳」開工拐著走路疑強忍痛楚面容憔悴
2025-04-15 15:0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