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諾 - 極權.音樂與人性 | 品味好生活

  今年是俄羅斯作曲家蕭士塔高維奇逝世50周年,這位生於史太林極權之下的音樂家,儘管才華洋溢,一生的起跌只能跟隨政權的「指揮棒」,只要政權不高興,單是一篇文章,已足以令他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儘管如此,蕭士塔高維奇從來沒有放棄過他最喜愛的音樂,那怕是要配合政權歌功頌德的創作,或是公開發表道歉聲明,只要能夠生存,繼續作曲,他都願意去做。正是如此,他的音樂充滿深刻的人性:掙扎、壓抑、痛苦、堅毅的精神通通在音樂裏體現出來。 

  同樣成長於極權下的拉脫維亞指揮家Andris Nelsons深明蕭士塔高維奇的境況,對他的音樂特別得心應手,早在10年前開始分批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灌錄交響曲全集,獲得格林美獎、留聲機獎、回聲古典音樂獎等多個獎項,足證他是當代最權威的蕭士塔高維奇詮釋者。 

  今年他推出紀念錄音合集,不但收錄交響曲全集,還邀請兩大華裔音樂家馬友友和王羽佳全新灌錄協奏曲。

  王羽佳剛烈的演奏風格,令她成為當今最擅長演繹俄羅斯音樂的鋼琴家之一。馬友友經常用音樂傳遞對人文的關懷,他曾直言蕭士塔高維奇的音樂跟紛亂的當下依然息息相關,讓我們對極權保持警惕,毋忘人性。

張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