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休行山|大嶼山梅窩→愉景灣輕鬆郊遊徑 尋找香港唯一牛舍隱修院

大嶼山除了大東山、鳳凰山、昂坪等高難度行山路線,其實也有適合一家大小的輕鬆郊遊徑,由梅窩連接愉景灣兩個碼頭之間的一條郊遊徑,全長約6公里,高低起伏不大,除了可慢遊兩個大嶼山上風格截然不同的街區,中間更可遊覽一所有70年歷史的天主教隱修院,一訪內裡本土牛奶品牌的前牛棚農舍,了解一段香港歷史。

▲從高位俯覽銀礦灣,景色優美。

梅窩新遊 冰室歎三層架港式High Tea

梅窩曾經是90年代郊遊客常至的地方,因為那時候還未有東涌,更莫論青馬大橋,前往大澳、長沙或嶼南等地都要先乘船到梅窩再轉巴士前往,雖然在船上吃餐蛋麵已不復再,但在青馬大橋開通後梅窩卻重拾一點寧靜。至近年政府在梅窩興建居屋,修築了碼頭至沙灘一段海堤步道,據說碼頭旁的冬菇亭熟食中心也會改建成新式臨海商區,梅窩也許變天在即,想捉住離島的昔日況味,就要趁早。

梅窩有多個古老景點,包括銀礦灣瀑布、曾是村民採崛銀礦的銀礦洞、國民黨抗日時所建的花崗石堡壘袁氏大屋等,不也不乏城市人喜歡的打卡好去處,譬如家庭經營數十年的麥生記冰室因推出「港女High Tea」曾獲得一時瘋傳,英式三層下午茶換上三文治、炸春卷、咖喱角、薯條等港式小食,滿足之餘又可打卡,加上碼頭旁的日系、純白風cafe和書店,新舊融和的慢活社區,比深水埗更chill!所以行山前不妨預留兩小時慢遊一下。

▲梅窩的匯豐銀行分行,仍保留舊陣時石牆外貼上字體的古早感覺。

▲麥生記冰室的「港女三層架下午茶」

▲銀礦灣水清沙幼,夏天時份也少遊人前來暢泳,實屬難得。

隱世修院 十字牌牛奶發源地 

遊覽完梅窩市街,沿銀礦灣沙灘步行至東頭灣,便開始進入行山路徑,山路初段以石級為主,一氣呵成直攀200多米便到達路線的最高點,一邊拾級一邊回望銀礦灣,清澈沙灘臨在低密度的住宅前,且被翠綠群山環抱,確實有種與世無爭之感。一公里左右的登山路,慢行30-45分鐘就能完成,之後便是徐徐下山的林間小路,途中可遇上一座於1950年建成的天主教隱修院聖母神樂院(Our Lady of Joy Abbey)。

聖母神樂院原址河南,於50年代因逃亡輾轉來到香港,覓得大嶼山一隅重建,1956年落成。至今修院仍保留完好,聖堂內可靜心參觀,教堂外有聖母像藏身於六角亭之中,別有一番中西合壁的況味。不過聖母神樂院與香港人更有連繫的故事,是這裡正是本地牛奶十字牌的發源地。60年代初期,修士們為奉行教會的自食其力生活主張,開始自飼養乳牛取奶自用,初期只有6頭牛,奶品有剩餘會送到坪洲出售。因奶味香濃漸受歡迎,其後更成立牛奶品牌,繁殖乳牛量產牛奶,70年代尾更日產三千瓶。至80年代因修士們年齡漸長,奶廠搬到元朗與商人共同經營,至今遊覽聖母神樂院仍可看到昔日牛舍及廠房遺蹟。

▲經過這條小橋便是隱藏在林間的聖母神樂院。

▲庭園中的六角亭聖母像紀念葡萄牙花地瑪聖母。

▲以石磚修建的教堂,十字架面向海景,別有一番寧靜愜意。

 

逆行苦路 回到愉景灣

參觀完隱世修院,沿下坡一路走便可走到愉景灣,沿路上可發現兩傍樹上架有十字架,並以羅馬數字由14倒數,原來這條小路由修道院至山下碼頭之門,放置了模仿耶穌行走的苦路的標記,分站紀錄耶穌被判死刑、背負十架、三次跌倒至被埋葬期間14個苦路場景,教徒由碼頭步行至修院或會有更深明白。這次逆方向而行,不走至修院的小碼頭轉向愉景灣方向,經過稔樹灣的小沙灘及村落可到達愉景灣碼頭,辛苦完畢,不妨在此小休,在海旁茶座享用下午茶然後才打道回府。

▲愉景灣後山的稔樹灣同樣水清沙幼,可遠眺愉景灣全景。

 

:::周休遊梅窩、愉景灣:::

難度:2/5|需時:2小時|起點:由中環乘船往梅窩|回程:由愉景灣乘船回中環,或乘巴士經欣澳轉港鐵回市區或東涌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