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視頭痛,不一定是「腦霧」發作
除了頸肩背痛,近來也多了病人看頭痛。如前篇所述,擔心是否「腦霧效應」作祟?
其實毋須擔心,只要透過適當臨床檢查便能分辨,亦不難處理。
就算有沒有疫情,頭痛也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除了循證醫學數據之外,臨床經驗上也發現超過八成以上病人經歷過不同程度的頭痛。最重要是識別什麼症狀是反映嚴重和危險身體狀況,餘下的可慢慢處理。
頭痛有很多原因,主要分為原發和繼發兩種。
原發性頭痛
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包括緊張性頭痛和偏頭痛。
- 緊張性頭痛:由壓力、姿勢不良或睡眠質素等因素而引起。最常見的症狀是頭部有如戴著金剛箍被箍緊的感覺,一般不會引起頭暈或嘔吐,亦不屬於是連續性。
- 偏頭痛:最常見症狀是半邊頭痛,感覺有脹痛或搏動式疼痛,可伴隨嘔吐和畏光;頭部或身體動作也可引起疼痛。有些病人會有先兆,一般會維持十五分鐘以上或一個多小時。如果在黑暗環境中坐下或躺下休息約30分鐘,症狀大可舒緩。
繼發性頭痛
我們比較關注繼發性頭痛,因有部分繼發性頭痛的成因是比較嚴重的,忽略了有機會引起致命的問題。繼發性的意思是由其他疾病引起,例如:
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
頭頸創傷
頭頸血管問題
頭頸神經問題
腦細胞異變,例如腫瘤
體內電解質或內分泌失衡
精神病相關問題等
如果有以下危險訊息便一定要盡早求醫:
(一)頭痛是突然間發生的,且強烈非常
(二)頭痛持續性的沒有間斷
(三)徵狀越來越嚴重
(四)咳嗽或大便時頭痛加劇
(五)頭痛因身體體位改變而加劇
(六)50歲後才發病
(七) 伴隨以下症狀:作嘔、頭暈、頸部僵硬、視力失常、疲倦、意識混亂、肌肉及關節疼痛、發燒、身體平衡出現問題等等。
如果還未能將以上七點與「腦霧」症狀區分出來,還是諮詢家庭醫生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