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日本|兒童節掛鯉魚旗 源自中文成語故事?

每年5月5日,是日本的兒童節,亦是日本五節句之一的「端午節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街上各處都會看到色彩繽紛的鯉魚旗高高掛起,或者是一些有孩子的家庭都會在家門外掛起鯉魚旗。而這一天,更被列為公眾假期,被日本人視為很重要的一天!

兒童節,日文正式名稱為「兒童之日」(こどもの日),於1948年按日本國憲法定為公眾假期,並寄意「對兒童珍而重之」、「尊重孩子的品格」、「為孩子謀求幸福」,同時藉此機會對母親表示謝意。而於兒童節掛鯉魚旗,更是日本獨有的傳統文化。不過,起源竟是來自一個中文成語故事?

據說於奈良時代,中國的端午節傳入日本,代表五月之初。古時於這天會祈求男孩健康成長與立身處世,是一個重大的節日。進入江戶時代,日本社會更以武家為中心,將其弄得更盛大。每當男孩出生時,武家都會掛起寫有家族名稱或家紋的「幟」,後來演變成為流蘇設計的風向袋「吹き流し」。

這種文化,由武家傳入民間後,民間不用風向袋,改而掛起鯉魚旗。原來靈感是來自中文成語中「鯉躍龍門」的故事。傳說於暮春時節,鯉魚會逆流而上,至黃河龍門一帶,躍登龍門山,登龍門者能化為龍。因此鯉魚高高掛,隨風擺動像游泳,亦是寄望孩子能出人頭地。

時至今天,鯉魚旗通常由3至4塊組成,甚或很多。最常見的有頂部的五色風向袋,還有象徵爸爸的黑鯉魚旗、象徵媽媽的紅鯉魚旗,和象徵孩子的藍鯉魚旗,順序排列。每年於4月初至5月初,東京鐵塔下都會懸掛共333條鯉魚旗,抬頭仰望空中一片七彩繽紛,場面非常盛大。經歷時代變遷,對孩子的祈願,依然不變。祝天下所有兒童快樂,健康成長。 

--------

風信子 / 每天分享在日本的旅遊及生活

Facebook

IG

YouTube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