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聖保祿中學女生疑感情問題相約自殺 揭示本港性小眾支援不足

多年前,筆者仍於公立醫院擔任副顧問醫生時,都有遇到不少有關性別認同、性傾向的個䅁。當中有些自今仍留有遺憾(下回再詳述),所以對於香港這個所謂發達城市,自今仍對性別問題如此落後,實有滿腔怨抑。

最近一單聖保祿中學兩女生一起自殺的報導,指出兩人是情侶關係,因遭受千夫所指不抵壓力而了結生命。背後所揭示的,除了是性小眾問題,更與精神健康教育不足、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價值觀有著唇齒相依的關係。

人類性傾向並非二原對立 而是具有比例性
自40年代初起,已有不少科學研究指出同性戀並非疾病。人類性傾向並非只有同性或異性的二元性質,而是具有比例性,即一個人可能存在80%的異性性性向,20%的同性性傾向又或是50:50。

同性戀曾被視為精神病 去病化道路漫長 
同性戀曾經被美國精神疾病統計診斷手冊(DSM-II)列為社會病態人格疾患,同性戀被納入「精神疾患」中,在宗教和法律中同樣被視為罪,想不到跨越半個世紀,問題依然存在。

根據多項科學研究指出,相同年紀、智商與教育程度的同性戀和異性戀男性,兩者的心理狀況並無差異,而且愛戀模式與異性戀類似,同性性傾向只是其中一種愛戀形式,並非病態。

「點解學校無教你點拍拖」同性依戀於青春期屬正常現象
青春期成長過程中,出現同性依戀現象其實是相當普遍及正常。尤其大多數時間在單一性別的環境下,特別容易對同性產生一種依戀的情感,從而獲得成長中的安全感。這類型同性依戀未必等同於同性戀。可悲的是,家長或校方 (部分因其宗教背景) 急於拆散及破壞這種安全感,卻沒有檢視自身有否提供成長期間應有的情感支援,引致恨錯難返。

而愛恨情緒,本是人的本性,奈何本港教育機構只推崇知識傳授,追求考試分數,卻無視學生對人文哲理思維及多元性性教育的知識。忽略學生的個人及情感發展,這從香港的文娛產業中也能看出點眉目來,即使學生有意投身這些產業,社會上也未必有足夠支援,加上文化產業的收入不穩,更被稱為「乞食科」,可見香港的價值觀傾斜。

說回同性戀這一塊,假如老師、學校及家長將同性戀等同於錯、令學校蒙羞、令父母顏面掃地,或會導致當事人覺得「做錯事」,在自我質疑與外界的長期壓迫下而走上絕路。全人教育本應多教育及允許學生了解及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一味無知的禁止。

不過所謂社會道德感卻不知從哪而來,自古以來,中國歷史上有「斷袖分桃」、「龍陽之好」的人物大有人在。所謂「道德」,不過是給上而下濫用來壓迫的代名詞,所有與「上面」相矛盾的價值觀都被標籤為錯誤,這種想法不只極為無知及落後,亦在社會間形成一種風氣,一種對個別小眾的蔑視,於是香港多年來仍是一個一點都不多元的社會。作為社會上的一員,即使沒有惡意,卻少不免充滿著好奇及誤解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