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單靠 DSM-5 精神疾病指南 能全面地幫助精神病患者嗎?

近年精神疾病日益嚴重。在美國,僅在 2020 年,估計就有五分之一的人患有至少一種精神疾病,超過 1200 萬人考慮過自殺。研究顯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香港有19.8%和14%的人分別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亦有受訪者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期間,他們的精神健康有惡化跡象。毫無疑問,世界各國或地區包括香港,正面臨各種負面情緒、心理、認知和行為問題。

《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五版 (DSM-5) 是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疾病指南本。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會根據 DSM-5 內的內容診斷患者的精神狀況和疾病。DSM 由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五代,一直都廣受心理學界支持,其優勢在於“可靠性”——每個版本都確保臨床醫生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相同的術語。缺點是,DSM-5 未有提供找出病徵的有效方法,和最適合或有效的治療方案,未能讓精神患者得到更好的待遇。

現時,精神科醫生只是透過對患者的觀察或病人的描述和狀況,來診斷是否患有精神病,無疑這辦法確實是不足夠的,有可能導致誤診、進食不應服用的藥物或治療。為了更保障病人的安全健康,精神科醫生應該參考內科/外科醫生的做法,透過各類醫學儀器找出疾病的根源,例如照X光。把這方法套用在精神科上,精神科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可以透過掃描大腦,找出他們的症狀和腦部運作的關連,對症下藥,給予適當的治療或服用藥物。

如果我們只根據 DSM-5 內的內容詢問病人的身體狀況、情緒或行為等的情況,未必能夠百分百準確地找出正確的精神疾病。有時病人未必完全了解自己的狀況,導致誤診,給予錯誤的藥物或治療,失去治療疾病的黃金期,讓病人更受困擾,甚至讓病情日趨嚴重。

Psychiatric Research 進行了一個啟蒙心理學歷史的研究,發現僅根據症狀群做出精神病診斷,未必能夠完全了解病人的情況,未能全面地找出病徵和病源。例如各類精神病十分相似,以創傷後壓力症和抑鬱症為例,情緒低落是兩者的共同病徵,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應該如何分辨患者是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呢?可見,DSM-5 未必能全面讓精神科醫生找到病人的整體情況,目前我們需要更全面的處理方案,包括進行電腦掃描和口頭了解病人的狀況等的方法。

今天我們了解到 DSM-5 是最受歡迎的精神疾病指南本,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不足之處,例如過多相似的病徵、缺乏提供有效治療服務等等。

劉英健博士是一位英國特許心理學家,也是香港心理學協會的創會會長。

References

Amen Clinics. (2022, May 2). Psychiatric diagnoses are scientifically meaningless. Retrieved 28 June, 2022, from https://www.amenclinics.com/blog/psychiatric-diagnoses-are-scientifically-meaningless/

Choi, E. P. H., Hui, B. P. H., & Wan, E. Y. F. (2020).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Hong Kong during COVID-19.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0), 3740.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