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兜的啟示|科學要講人話 都要人性化
位於馬料水的科學園,是否全港最講求科學精神的地方?我不敢肯定,但沿著科學園內的Spine,的確花了不少心思推廣科普。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有些資料徒具科普外殼,卻沒有「講人話」,有點可惜。
以下圖的文字說明為例:「我們的踝骨植入物會與病人的脛骨,腓骨,跟骨和舟骨發生關節互動。通過最小化表面粗糙度和用患者特身訂造的形狀,我們能夠將相鄰軟骨受到的磨損最小化。踝骨植入物分別在香港和清邁醫院實行了兩個臨床病例。」
「踝骨植入物」其實不是小事。在現代骨科,應用於踝骨的植入物還比較少,但隨著運動愈普及,追求高強度運動的人愈來愈多,踝骨創傷、退化的個案並不少,續有增加趨勢。「踝骨植入物」的需求,在未來勢必有增無減。可是上面這段文字,屈詰難明,對於加深公眾對「踝骨植入物」的認知,恐怕沒有大幫助。
事實上,要寫一段通順易明的中文文字介紹「踝骨植入物」,是否很難做到呢?說到底,要搞科普,第一就是要講人話,否則如何能達至普及的效果?此外,去到應用層面,「踝骨植入物」究竟有什麼用,醫生也需要向病人詳加解說,這時更需要講人話。醫生總不會告訴病人「通過最小化表面粗糙度……」吧?
附帶一提,科學園裡有部分男廁,其實十分不科學。以下圖為例,大家從「尿兜」的比例已可知道,不可能有兩個成年男性同時小便,否則結果一定是其中一人尿濕另一人的屁股!科學要講人話,也要人性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