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晚期癌症病人可選擇居家治療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

不少癌症患者當自知病情嚴重往往會喪失信心,令原本就沒胃口的情況更加嚴重,一些罹患胃腸道癌症的病人,完成腸胃手術後甚至吃不下東西,在這種情況下,不少病人會因營養狀況得不到改善,導致其他治療方式難以實施或達不到預期效果。作為癌症治療的重要輔助手段之一,靜脈營養治療可以預防和糾正癌症發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營養缺乏,延緩癌症的復發和轉移。

但不少病人和家屬誤以為靜脈營養輸注必須在醫院進行,需要一直住院治療,令部分渴望回家護養的晚期癌症病人對靜脈營養輸注產生抗拒。惟營養攝取直接影響身體狀況,試想身體缺乏能量及必要的營養元素,不僅會導致營養不良及體重下降,還會損壞身體的抵抗力和復原能力,影響治療進度和效果的同時,治療過程的副作用痛苦也無法得到緩解。故若果疼痛受控而症狀穩定,病人其實可以選擇回家繼續接受靜脈營養輸注,在家中和至親家人一起度過寶貴的時光,這也是晚期病人紓緩治療中的重要一環。

居家靜脈營養輸注在歐美較普及,亞洲包括香港也有應用。一般營養液基本會含有胺基酸、脂質、葡萄糖、不同電解質等,由於癌症病人對蛋白質需求較多,可選擇高蛋白質含量的營養液,有助維持體力,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質素。至於設置靜脈注射裝置以及更換營養液包等,可由護士上門為病人進行,病人及家屬毋須過分憂慮。

當然,靜脈營養治療是有風險的,最常見是出現感染問題,故注射部位要時常保持清潔乾爽,上門護士也會為病人評估注射部位狀況,留意是否有紅腫、灼熱等情形。病人血糖水平也是另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因為營養液中的葡萄糖直接注入體內,若輸流速過高有機會出現高血糖情況,不過醫護人員會密切監察情況,與病人商討最適當的輸液方案。

不少晚期癌症病人都希望留在家中療養,在熟悉的環境和家人陪伴下接受紓緩治療,若然癌症病人出現營養問題,需要靜脈營養治療,經醫生評估下,家居輸液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病人如有相關疑問不妨向主診醫生查詢。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添成

更多文章